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 疆域的奠定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6 题号:1806605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


“中国观念”是历史发展中沉淀出来的传统中国各民族对多民族国家统一体认同的观念,是基于文化、历史、地理三者一体的整体国家观念。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境内各民族在形成与发展中相互冲突与融合,形成了中国传统的民族观念。大一统国家观念与中国传统民族观念共同作用,保持了传统中国在文化、地理、历史上的完整性,从而把中国各民族整合到大一统国家的认同之中,维护传统“中国观念”经千年而不衰。

——据陆勇《传统民族观念与清政府—— 以“中国观念”为视角》

材料二:

       明朝形势图(1433年)                                                       清朝形势图(1830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观念”的核心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明清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步定型”的观点寻求依据。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随着民族交融的不断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并巩固下来。阅读材料,问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到了夏商周三代,黄河流域的居民不断吸收周围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族的成分,逐渐形成华夏民族。相传周文王的伯父太伯、仲雍与当地的民族结合,形成兼有商、周和当地特点的吴文化,先秦时期,吴和越开发了东南地区;秦人和西戎诸族共同开发了西北地区;楚地的华夏族和许多少数民族相交融,共同开发了长江中游地区。最后秦灭六国,统一了中国,这个统一的过程也可视为多民族交融的过程;到了汉朝,华夏族进一步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扩大为人口近6000万的民族,后来遂称汉族。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前燕创立者鲜卑慕容氏宣称先祖是“有熊氏之苗裔”;前秦创立者氐人苻氏宣称先祖为“有息之苗裔”;后秦创立者羌人姚氏宣称“其先有虞氏之苗裔”;大夏政权创立者赫连勃勃声宣称“朕大禹之后,居幽、翔。”

——摘编自房玄龄(唐)等《晋书》

材料三     清政府边疆管理

地区管理方式
新疆设置伊犁将军,总领军政
西藏设驻藏大臣与当地达赖、班禅共管
蒙古设盟、旗两级单位,命装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1)据材料一,概述华夏族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历程。
(2)据材料二,概括其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促进民族交融的主要因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边疆统治的特点,并分析边疆治理的历史意义。
2023-02-16更新 | 17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从2008年夏奥会到2022年冬奥会,北京成为了奥林匹克历史上首座“双奥之城”。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她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延续发展。在近现代,她见证了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金、南宋、西夏对峙图                         图2元朝形势图

图3清朝形势图
(1)北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称呼,指出材料一图 2中的“2”所标识的地点在当时名称是什么,该朝代在管理地方上采取了怎样的制度?图1中金在治理国家中保持了本民族的管理系统,请指出该管理系统名称。1644年清兵入关建都北京,根据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在边疆治理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并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

材料二:这以前,中国人民也发生过多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政治行动。可是它们或者是单纯的军事行动,或者是只有较少人参加的爱国活动。五四运动就大不相同了。它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在严重民族危机的强烈刺激下,许多人忧愤填膺,他们聚在一起便畅谈国家面对的危局。一旦经历过五四这次大风暴的洗礼,在他们眼前便打开一个新天地,带来从来没有的思想大解放,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道路。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打开一个新天地”带来的主要影响。

材料三:首都30万人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紧接着他按动了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同时,乐队奏起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

——《历史上的今天》


(3)材料三描述的是什么事件?请简述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

1932年刘长春代表中国只身赴美参加洛杉矶奥运会,未小组出线。
1984年中国代表团参加美国洛杉矶夏季奥运会,共取得15枚金牌。
1990年北京承办第十一届亚运会,中国代表团位列奖牌榜第一名。
2008年北京主办,多城市协办第 29 届夏季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成为首个登上奥运
金牌榜榜首的亚洲国家。
2022年北京、张家口联合主办第24届冬季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位列奖牌榜第三名。


(4)根据材料四表格和图片概括中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取得了什么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取得该成就的原因。
2023-01-13更新 | 5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   从秦到清,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中国,其幅员又扩大了许多。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在清朝疆域里,内地分立18省,分设巡抚、总督治理。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摘编自甘阳、侯旭东主编《中国史八讲》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秦朝疆域是如何形成的?面对广阔的疆域又是如何管辖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清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2023-03-02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