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5 题号:18284852
清初,顺治帝重新颁布朱元璋的《六谕》“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康熙帝将其扩展为“圣谕十六条”,雍正帝对其中的每一条进行扩展注解,编成了《圣谕广训》一书,并在全国建立起宣讲网络。统治者注重“圣谕”教化旨在(     
A.发展儒家教育B.传播礼教思想
C.维护社会秩序D.完善法律制度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从宋代开始,金花夫人成为珠三角颇流行的一种民间女性神祇,主事生育。明中期,广东地方政府建金花庙。明后期,因士大夫在乡村积极推行儒家正统,金花夫人遭到强制打压。清代,在地方官府的参与下,人们将金花夫人塑造成了一个更符合儒家礼制的神祇形象,地方官府不断修葺金花庙,信众越来越多。由此可见,明清时期(     
A.广东经济和文化实力上升B.儒家正统垄断民间信仰
C.广东地区出现自治化倾向D.政府加强思想观念控制
2022-12-07更新 | 30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北宋儒士撰写的《吕氏乡约》中写道:“德业相劝……患难相恤”;明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的“六谕”,其中写道“……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儒学士人常引用《大明律》来解释六谕;清朝乡约宣讲内容变成了康熙帝“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宣讲时也常引用《大清律例》。该材料反映了(            
A.儒学士人积极投身基层教化以推广儒学B.儒家思想逐步融入法典,体现礼法结合
C.乡约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维系稳定的工具D.儒学以乡约形式直接面向底层百姓宣讲
2023-02-22更新 | 13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据《明宪宗实录》记载,广东新会县有村妇庄氏因丈夫被奸人所害而选择殉情,广东仕宦对其“吊哭诗章”,政府将她旌表为万众瞩目的节义女性。这反映了当时(     
A.理学思想的影响式微B.妇女地位的显著提高
C.政府主导的伦理教化D.封建法律的儒学特征
2022-10-28更新 | 5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