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中古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 王权、教会与城市 > 中世纪城市自治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24 题号:1842494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西欧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交易活动频繁,西欧中世纪的城市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以工商业为主体的城市市民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为了更好地在城市里自由地进行商业贸易活动,他们反对名目繁多的封建性商品流通税以及一整套的封建枷锁,这就迫使他们要与封建主们谈判争取政治和经济特权。西欧有很多城市还举行过暴动要求获得城市的自主权。这些权利主要包括: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

——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材料二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经济上,城市的发展导致商品经济繁荣,西欧单一的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政治上,城市成为西欧封建社会中新的政治力量。城市往往与国王结盟,共同对付国内的封建大贵族,从而加速了国家的统一。文化上,随着城市的繁荣发展,城市文化应运而生,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城市争取自治权的主要原因和途径,并概括西欧市民拥有哪些“自由”。
(2)据材料二,指出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影响。
【知识点】 中世纪城市自治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城市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文明的要素和重要载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市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历史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西欧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交易活动频繁,西欧中世纪的城市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以工商业为主体的城市市民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为了更好地在城市里自由地进行商业贸易活动,他们反对名目繁多的封建性商品流通税以及一整套的封建枷锁,因此,这就迫使他们要与封建主们谈判争取政治和经济特权。……西欧有很多城市还举行过暴动要求获得城市的自主权。

——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原有的商品如粮食、白糖、香料都有大的增加;同时一些新商品也出现在欧洲市场上。一方面是许多商业金融机构的建立,有信贷机构、殖民贸易股份公司、交易所等。……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昨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

材料三   英国的城市兴起与繁荣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比拟的,曼彻斯特在产业革命刚开始时(1760年),人口仅万余人,到了19世纪中叶,人口已达到40万,成为一个比较典型的工业城市。1800年,伦敦人口已超过200万,成为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到1900年人口达到了453.6万……到1950年人口达到1170万。

——据鲍宗豪《中西方城市文明比较研究》整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城市争取自治权的主要原因和方式。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在经济领域发生了哪些革命性的变革?“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对欧洲产生了哪些深刻的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18、19世纪英国城市发展的原因。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哪些新变化推动二战后人口增长。
2022-04-24更新 | 16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方文献中,“封建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17世纪,用于描述中世纪的西欧社会。最狭义的用法仅指具有贵族身份的封君和封臣之间的契约关系。封君赐予封臣一份领地或采邑,为封臣提供保护;作为交换,封臣宣誓对领主的忠诚,以及承诺进贡、劳役和兵役等义务。在中文文献中,“封建”一词经常被简化地拆解为封土建国或封爵建藩,建国或建藩准确地说明了“封建社会”的实质—政权的逐级承包。西欧历史上大致有国王—诸侯—骑士的三级承包,中国的西周则是周天子—诸侯—大夫三个等级。下级封臣均拥有治理权,诸侯、大夫等封臣不仅形同而且基本上就是自己领地上的国王。

——摘编自许小年《从秦到清根本就不是封建社会》

材料二   就“封建主义”的概念而言,中国从秦到清显然不是“封建社会”,而是“专制主义”社会。如果此说成立,那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所以未在中国出现,原因不在于中国“封建社会”与西方相比在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权利、契约和法治意识等方面的缺乏,而是此后遭到了“专制主义”的压制和破坏。“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夭折只是因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太短了或者说结束的太早了。以西方的英国为例,自诺曼征服(1066)全面建立封建制后,王室、教会、贵族乃至自治城市间的冲突不断,《大宪章》、“玫瑰战争”(贵族内战)、《至尊法案》均是其具体体现,直到1534年英国君主专制才得以确立,英国早期民族国家得以形成。即便如此,在这个长达500年的“封建社会”漫长而渐进的过程中英国的地方自治、自治城市在基层治理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王权的重商主义理念也未曾中断,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兴起成长起来。

——摘编自许小年《从秦到清根本就不是封建社会》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西方“封建主义”或“封建”社会的共同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与中国“专制主义”社会相比,英国“封建社会”的环境为什么更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兴起与成长。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辩证地分析“封建社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2023-03-29更新 | 6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封建社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世纪的社会评论家经常认为欧洲社会包括三个等级或阶级:“祈祷者、作战者和劳作者”。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10到11世纪的欧洲,随着铁犁等先进工具的广泛使用,二圃制和三圃制已普遍取代了原始的耕作方法……主要农作物的平均产量由8至9世纪的种一收二,上升为种一收五;而且由于大片荒地和森林被开垦,耕地面积明显扩大了…农产品在满足农村人口需要的同时还出现了剩余。……手工业技术的进步使之演变为需要专门技巧的部门,如冶铁、制革和纺织等。……脱离农业的手工业生产已不再是为了满足领主和生产者自身的需要,其目的在于追求交换价值,各类商人遂应运而生,商品交换日趋活跃。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四:欧洲的广阔地面上,在长久时期内,好像曾笼罩着一块漆黑的帷幕。当这幕布揭开的时候,城市已经形成。

——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


(1)材料一图中所示的是何种经济实体?其具备怎样的特点?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的“祈祷者”、“作战者”、“劳作者”分别指哪些人?
(3)材料四中所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材料三与所学,解释促进材料四中这一历史进程发生的因素有哪些?这一历史进程又推动了哪一个新的阶层的产生?
2019-10-23更新 | 1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