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 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18 题号:1905178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统治者处理当时国际关系时,贯彻儒家“平天下”与“协和万邦”理想,唐太宗要“四海一家”,唐玄宗则要“存至公之道,永协和平之义”。在和平共存之指导下,唐朝与周边和平交往,“蕃汉非常快活,甲兵休息,互市交通……彼此丰足,皆有便宜”。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顺治五年(1648年),顺治帝发布《申严海禁敕谕》,规定北自天津南至广东沿海岸线各省,一律“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交逆贼贸易者……不论军民,俱行奏闻处斩”……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听取李光第等人的建议,颁布诏令:“今海内一统,寰宇宁谧,满汉人民相同一体,令出洋贸易,以彰富庶之治,得旨开海贸易。”

——摘编自吴昊《禁海与开海——论清代前期政府海疆治策的转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外交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初对外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康熙调整政策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1805年1月俄国戈洛夫金使团抵达中国边境城市库伦,开始访华活动。双方在礼仪上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清政府逐于2月将使团驱逐出境。

对此,学者费正清指出,“扩展对华贸易是戈洛夫金使团访华的主要目的,清政府传统的朝贡体制是导致使团铩羽而归的直接原因。”学者朱立春认为,“此外交事件对俄国来说不过是一次战术上的失败,却奠定了日后俄罗斯在远东对华外交战略上的胜利。对中国充其量不过是一次外交战术上的胜利,却埋下了日后对俄外交战略失败的种子。”

——摘编自陈开科《嘉庆十年失败的俄国使团与失败的中国外交》

材料二   中国代表团于2023年9月10日-12日出席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举办的第八届东方经济论坛。

问:中方对此次论坛有何期待? 中方谁将出席论坛?

答:东方经济论坛是中俄远东开发合作的一个新的重要平台,中方高度重视。张国清副总理将率团出席论坛。中方愿积极参与俄罗斯远东开发进程,在互利共赢基础上同俄方加强合作,发挥互补优势,深挖合作潜力,促进两国毗邻地区共同发展。

——中国外交部就东方经济论坛将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等答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对这一外交事件进行合理阐释。   
(2)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2024-02-26更新 | 7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83年,清政府以统一台湾为由,对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首先,1684年,临近海洋的各个省份纷纷打开海禁,设立了四处海关部门。康熙曾多次颁发圣旨,下令各个关口减少免除外国商船的部分关税,统一各个关口的关税税率和计算税收的规则,外国船只只需要在任意一个关口交税即可,以此刺激外国商品进入我国。

康熙曾多次颁发圣旨,减免外国商船的关税。比如:在1684年就规定,收取关税三成;1685年,在原来三成的基础上再减了二分。除此之外,康熙在船钞(海关税的一种,又称“吨税”)上也给了外国商人非常大的优待,征收外国商人的船钞标准,比本国商人的标准低得多。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730年。

——摘编自《清史编年·康熙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83—1685年康熙帝外贸政策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熙帝1683—1685年颁布外贸政策的积极影响。
2022-04-24更新 | 12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材料:唐朝和清朝外交政策的差异

唐朝对外政策允许外国人入境居住,允许外国人入仕,外国人和汉人法律地位平等,允许异族或异国居民通婚,允许外国僧侣传教

——清乾隆《防夷五事》

夷商每年五月到十月,才可到广州贸易,过期就要回国或回澳门。……夷商在贸易期间,必须住在商馆之内……不准到街上买东西……不准买中国书籍


据材料分析,从唐到清中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看待?
2023-09-25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