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0 题号:19523855
《颜钓集》记载:“《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这表明明律(     
A.具有礼法结合的特点B.注重基层教化的作用
C.关注社会的人情冷暖D.强化法律法制的体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五服”(一种以父系血缘分辨亲疏的等级制度)相传为周公所制,是礼的重要表现形式,引五服入律始于《晋律》,如亲戚间的财产侵夺案件的量刑,关系越亲,处罚越轻。“准五服以治罪”原则在《唐律》《宋刑统》《元典章》《大清律例》中得到了沿用和发展。由此可知,“五服”入律(     
A.捍卫了宗法制的权威B.催生了封建伦理
C.推动了法律的儒家化D.缓和了社会矛盾
2023-11-20更新 | 36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御制大明律》专设《禁止搬做杂剧律令》条目,规定:“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妆扮者与同罪。”这说明
A.乐人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B.明朝初年杂剧题材的偏狭
C.政府实行严格的文化控制D.法律已覆盖社会各个层面
2020-10-14更新 | 44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洪武五年二月,明政府以田野之民不知禁令,往往误犯刑宪,乃诏令有司于府州县及乡里社皆立申明亭,“凡境内人民有犯者,书其过,名榜于亭上,使人有所惩戒”。据此可知,明政府此举(     
A.实现了伦理与法治的结合B.以教化来完善中央集权
C.意在重视基层民众的教化D.促进理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2023-11-24更新 | 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