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题型:填空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8 题号:19929326
政治制度
(1)中枢机构:隋唐实行______,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______。三省六部制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中央集权
①魏晋南北朝:主要是______、郡、县三级制。
②隋至唐初:实行州、县二级制,后来变成、州、县三级制。
③唐中期以后:部分______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相似题推荐

填空题 | 较易 (0.85)
【推荐1】边疆管理
(1)明代
①北方:修筑长城,沿长城布置一系列军镇,号“_____”。开放_____,与蒙古、女真各族开展贸易。
②东北、西北和西南:设都司、卫、所、土司等机构进行管理,卫所和土司官员由_____世袭任职,统领部属。
③西藏: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建立_____性质的都司等机构,并通过贡赐、_____进行经济交流。
(2)清代
①联姻:通过_____,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
②军事斗争:平定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叛乱,_____回归祖国,巩固了西北边疆。
③册封:册封五世达赖与五世班禅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在青海、西藏地区设__________等。
④“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_____进行管理。
2023-08-24更新 | 12次组卷
填空题 | 较易 (0.85)
【推荐2】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时间中枢机构的变化具体内容意义
西汉 汉承秦制;汉武帝设立_____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由_____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以丞相为首的_____权力被大大削弱。
东汉刘秀将_____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_____权力受到削弱。
隋唐确立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_____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三省长官议政的地方叫_____三省六部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三省六部制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宋朝_____省,设枢密院、_____分割相权 。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大权,_____分割宰相的权力。分割宰相,加强皇权。
元朝 实行_____制。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中枢权力再度集中。
明朝 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_____,权分六部。建立_____ 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绵延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终结。
清朝清承明制;雍正帝设_____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皇权专制达到顶峰。

2023-01-28更新 | 13次组卷
填空题 | 较易 (0.85)
【推荐3】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行政体制
(1)两汉
①西汉:郡国并行制度   
郡县郡设____,下设郡尉、郡丞,分别协掌军事、行政。太守选用属吏,分曹理事,各曹属吏分管具体事务
郡下设县,县设令或长,其下有县丞、县尉及分曹属吏
封国汉初地方行政制度中还包括王国和____。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
②东汉: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2)魏晋南北朝:州、郡、县三级制。
(3)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
(4)唐朝
①唐朝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____
②唐中期以后,在一些战略重地设节度使统兵征战,形成____势力。
(5)宋朝:宋朝分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又改道为路,从而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
(6)元朝:实行“____”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7)明清:省、府、县三级制
①明初废行中书省,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____、都指挥使司分割。
②朝廷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③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2023-07-22更新 | 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