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赋税制度(汉-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8 题号:19968793
有学者指出,唐代实施两税法以来,“天下之财,限为三品:一曰上供(中央);二曰留使(节度、观察使);三曰留州……”。州府征收的税额及日期由朝廷确定,征收钱物除上报朝廷外,部分留地方用于日常开支及防备水旱灾害等。该学者认为,两税法的实施(     
A.改变了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B.加剧了唐中后期的藩镇割据
C.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D.有利于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学生梳理隋唐历史知识时,记录了“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科举制度”“两税法”四项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其梳理的知识主题是(     
A.君主专制的强化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制度变化与创新D.国家统一与发展
2024-01-22更新 | 2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唐初对赋役进行调整,主要为:租,每丁纳粟二石,岭南诸州纳米(上户1.2石,次户8斗,下户6斗);调,男丁随乡土所产而纳,每户每年交绢二丈,绵三两,产布之乡纳布二丈五尺,麻三斤;庸,每丁每年为官府服役20天,遇闰加2天。据此可知(     
A.赋役与经济重心南移相适应B.赋役征收对象以人丁为主
C.实物税比重与经济发展相关D.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2024-02-24更新 | 7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史书记载:唐朝中后期,“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这主要表明当时(     
A.国家财政入不敷出B.赋税制度亟需需改革
C.租庸调制正常运行D.人地矛盾逐渐尖锐
2023-11-25更新 | 1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