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9 题号:20371958
雍正二年(1724年)颁发圣谕,要求每逢朔望(农历初一和十五)宣讲乡约。雍正七年(1729年)设约正(地方基层组织领导),派其同乡耆(乡里中年高德之人)一起讲解乡约。这反映出当时清政府(     
A.乡约具有巨大约束力B.注重对基层的教化
C.民间宗法势力的膨胀D.地方治理体系完善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宋代特殊的时代环境使得宋代的法制建设获得了空前发展。开创长官躬亲断狱听讼之先河,并明悉其在起诉中应受理和不应受理责任,特殊情况允许百姓白纸起诉。这反映了宋代(     
A.法制建设渗透民本主义色彩
B.冗官问题严重造成官员间竞争
C.土地兼并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D.司法审判程序具有很大随意性
2023-03-21更新 | 9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明太祖“六谕”: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材料体现明朝(  )
A.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B.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
C.社会教化强调示范、树立榜样D.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2023-06-15更新 | 9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南宋初《袁氏世范》侧重于常理上的说教,向“田夫野老、幽闺妇女”介绍治家处世与教子的道理;文人士大夫把传统伦理编入族规家训,用以规范族人的言行举止,期许家族长久延续。这反映出当时儒学(       
A.致力革新文化体制B.体现哲学思辨特征C.凸显社会教化功能D.注重市民阶层需要
2023-12-04更新 | 2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