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 华夏族的发展和华夏认同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8 题号:20372908
如表为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的资料。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应是(     
记述出处
楚庄王问政申叔时,申叔时“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国语:楚语上》
(刘渊,字元海,十六国汉赵开国者,匈奴人)幼好西学,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晋书·刘元海载记》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资治通鉴》
A.儒家思想的传播B.政治制度的创新C.华夏认同的演进D.社会教化的功能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华文化是在中华大地上产生和发展的,以农为本,并经过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与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交流与交融,从而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材料论述的是中华文化起源与发展的
A.本土性B.开放性C.包容性D.封闭性
2022-06-16更新 | 53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战国时期,“天下九州”的观念逐步取代西周、春秋的“华夷之辨”,居于中原的豫州、并州、冀州已与居于北方的幽州、南方的荆州、东南的扬州趋向平行、平等。这一变化表明
A.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正式形成
B.华夏与蛮夷之间存在文化冲突
C.内近外疏的正统观念已经动摇
D.趋向统一的文化心理初步具备
2019-10-10更新 | 28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西周楚国熊渠子在位时,公然声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屈原的楚辞中则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楚成王时期设置的“司马”就是周朝的官职。材料反映出楚国
A.境内民族交融趋势明显B.承认周天子为天下共主
C.对华夏文化的逐渐认可D.“夷夏”观念逐渐消失
2021-02-10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