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8 题号:20401293
《唐律》《宋刑律》均规定“亲亲可以相隐”,指可以袒护、隐瞒亲人的罪行。但谋反叛逆等重大涉及社会安全问题和杀人、重伤等重大刑事案件,则不准“隐”。这反映出中国古代司法(     
A.重视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B.体现内儒外法的治国理念
C.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意义D.德治法治互补的治理模式
2020·山东日照·一模 查看更多[30]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明太祖在位时仿照古制举行乡饮酒礼,每季一次,以百家为一会,高年者居于上席,余者以年龄顺序坐。清代康熙、乾隆更是在乾清宫举办“千叟宴”,与会者千余人,多为耄耋长者,每人还赐鸠杖一柄。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A.统治者重视道德教化B.统治者标榜“孝道”治天下
C.儒家伦理已深入人心D.社会秩序借道德教化重建
2023-02-18更新 | 4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廷设立乡约制度,规定每月朔望两次宣讲《圣谕六训》,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到康熙朝,颁布了“圣谕十六条”。清廷的做法(     
A.保证了地方社会秩序长期稳定B.借助宗法纽带以加强中央集权
C.旨在提高乡民整体的道德素养D.增强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力度
2024-04-16更新 | 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大清新刑律》(1911年颁布)规定:“为庇护亲属而藏匿人犯及湮灭证据不罚,放纵或便利亲属脱逃减轻处罚、为亲属利益伪证及诬告免刑”。这反映了《大清新刑律》
A.适应了近代中国政治的变革B.利用宗法制维护君主专制政治
C.受到传统价值观的影响D.明显具有近代法律的外部特征
2020-04-13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