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 中外文化交流(魏晋-隋唐)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20845951
【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示意图》

   

材料二   隋唐统一之后,汇聚南北内外多种文化,融合创新,成为光芒四射的世界文化中心。周边各国以中华文明为榜样,向隋唐派遣使者和留学生,积极学习并吸收中华文明的成果。中华典章制度、思想文学、生活方式和观念形态深刻渗入日本、朝鲜和越南,最终以中华文明为基础、以汉字为表征形成了东亚文化圈。该文化圈又国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明,也被称为“中国文化图”。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文化的世界地位,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历史兴趣小组举行以“唐朝的兴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搜集到以下材料,并提出了一些探究问题,邀请同学们帮忙解决

材料一   



(1)依据隋唐时期示意图填写相应的重大事件。

材料二   高度发达的隋唐政治文明的出现和形成是诸多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隋唐)不仅能够兼容并蓄、综采汉魏南北朝以来不同区域、不同族群的制度文化加以融通运用,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从而创造出了更为发达、灿烂的文明,其成就因而超迈往古。

——王小甫、张春海、张彩琴编著《创造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


(2)依据材料和所学,指出唐朝的制度创新及材料对其的简单评价。

材料三   阅读唐朝人口变化表,回答问题。

时间人口数(单位:万人)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1900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26年)4142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4532
唐玄宗天宝二十三年(755年)5291
唐玄宗上元元年(760年)1699
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1576
(3)通过唐朝人口变化指出其反映的时代特征并分析原因。

材料四   由于经受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较长时间的民族融合,中国历史上传统的治边思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导致了隋唐两朝较为开明的治边政策的出现。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尽管唐王朝也采取过诸如武力征伐的政策,但其治边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以怀柔、羁縻为主。唐王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并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

——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4)据材料指出唐朝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的特点,并用一句话概括唐朝民族政策的影响。

材料五   唐朝统一全国后,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国力强盛,周边民族及亚洲、欧洲等七十多个国家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唐朝统治者认为隋朝灭亡的一大原因在于外交政策的失误,过于“大汉族主义”,因此唐朝采用当时国际上遵循的外交语言,与各国元首亲热地称兄道弟,而且还特别重视民间经贸文化交流,通过不断的民间交流来影响到各国的外交政策倾向,对前来中国的海外商贾,采取了不少保护性措施。如《唐律》规定,官员不得无故刁难外国商旅进入关津,对于“无故留难者,一日主司答四十,十日答一等,罪止杖一百”。

——摘编自曹文君《从外交政策看唐朝统治者的对外意识》等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唐朝外交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材料六   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兼收并蓄。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竞事纷泊;其极社会各方面,隐约皆有所化,好之者盖不仅帝王及一二贵戚达官已也。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唐朝文化的特点。
(7)根据以上六则史料,概况唐朝的阶段特征。
2022-08-19更新 | 29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开元初,栗田(日本使臣)复朝,请从诸儒受经……其副朝臣仲满慕华不肯去,易姓名曰朝衡,历左补阙、仪王友(官职名称),多所该识(掌握众多学识),久乃还。

——《新唐书》



榆林窟壁画《玄奘西行求法》


在印度尼西亚打捞的一艘唐代商船中,发现的带阿拉伯人像的长沙窑瓷器

(1)指出①②③的史料类型,并依据上述史料概括唐代对外交流的特点。

材料二   1757年,清朝将通商口岸缩减至广州一处,对外贸易皆由官府指定的广州“十三行”行商代理。清政府禁止外商在广州过冬,禁止外商雇役华人办事,规定外商平时不能随便走出商馆,只能在每月逢八之日出外游览散步,且人数不得超过十人,对华人出洋船只型制大小、货物品种数量、商贩水手人数、往返期限等,清政府也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2)材料二反映清朝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简析其影响。

材料三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章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1年)


(3)依据材料三,概括曾国藩的主张。
2023-01-06更新 | 4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东晋高僧法显把历经15年的印度求经见闻写成《佛国记》(又名《法显传》)。这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王朝统治下“中天兰寒暑调和,无霜雪。人民殷乐……;“民人富盛,竞行仁义”。

“举国人民悉不杀生,不饮酒,不食想蒜,唯除旃茶罗。”“国中不养猪鸡,不卖生口,市无屠酷及估酒者,货易则用贝齿,唯游茶罗、猎师卖肉耳。”

“人民股乐,无户籍官法,唯耕王地者乃榆地利,欲去便去,欲住便住。王治不用刑同,有罪者但罚其钱,随事轻重,虽复谋为恶逆,不过截右手而已。”

“王之侍卫、左右,皆有供禄”

“其国长者、居士各于城中立福德医药舍,凡国中贫穷、孤独、残破、一切病人,皆诣此舍,种种供给。医师看病随宜。饮食及汤药管令得安,差者自去。”

——摘编自《佛国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印度笈多王朝的史料价值。
2022-06-14更新 | 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