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3 题号:21240506
考古学者在唐宋长沙窑窑址出土了书写着“衣裳不如法,人前满面修(羞),行时无风采,坐在下行头”等文字的日用瓷器,它们贯彻“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的古训,提醒人们时时注意自己的仪表。这反映出唐宋时期
A.意在以儒学经典教化民众B.以教化来加强中央集权
C.使经学与律法走向了合流D.教化要求渗入世俗生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如图是为清人李来章《圣谕图像衍义》中的清朝乡约仪式图,画中上方的案上正中放置的叫“圣谕牌”,上面写着清朝康熙皇帝要求宣讲的内容,讲乡约的时候要对着圣谕牌行礼。“康熙皇帝要求宣讲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清朝乡约仪式图
A.“圣谕十六条”B.《圣谕广训》C.《问刑条例》D.《吕氏乡约》
2023-11-26更新 | 7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表所示是《吕氏乡约》的部分约文。这说明当时乡约(     

犯义之过,其罚五百;不修之过及犯约之过,其罚一百;凡轻过规之而听,及能自举者止,书于籍,皆免罚。若再犯者,不免。其规之不听,听而复为,及过之大者,皆即罚之。其不义已甚,非士论所容者,及累犯重罚而不悛者,特聚众议。若决不可容,则皆绝之。

A.缔约的过程具有强制性B.违约处置以道德规劝优先
C.依靠国家法律保障实施D.依据阶层区别违约的责任
2024-02-28更新 | 6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唐朝“律、令、格(规范)、式”体系完善,标志着中华法系走向成熟。但宋代后这种体系逐渐弱化,到元代,随着“敕”的法典地位提高,令、格、式或者消失,或者转为非制敕编辑类格,起到社会规范和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这一变化反映(     
A.专制皇权不断加强B.中华法系重律轻法
C.封建制度走向衰亡D.社会治理水平提高
2023-04-09更新 | 1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