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20 题号:21446617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当学生问及孟子,舜的父亲杀了人,舜应该如何处理时,孟子的回答是:“法官要按职责办事,将其父抓起来。但舜更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据此可知(     
A.孟子提倡礼法并用的治国理念B.孟子以儒家思想抵制法家思想
C.孟子继承了孔子家庭伦理思想D.中国古代法律内容上自相矛盾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据《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而《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记载,大司徒以乡八刑纠万民。这说明夏商周时期(     
A.用刑法维护社会秩序B.法制观念初步形成
C.贯彻明德慎罚的原则D.礼法并用治国思想
2023-05-23更新 | 35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公元前536年郑国“铸刑书”,将成文刑法铸在铜器上公诸于众。晋国保守贵族叔向致信于郑国执政子产,指出此举会导致“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子产则回答说“吾以救世也”。据此可知,郑国铸刑书(       
A.顺应了社会结构的变动之势B.确立了法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C.冲击了西周时期的等级观念D.缓和了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
2023-06-06更新 | 56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西周时期产生了“以德配天”和“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天”是天下各族共有的神,“天命”属于有“德”能使人民归顺的人;重视教化作用,立法、司法时慎重用刑。这表明,西周时
A.确立了重德仁政的立法传统B.神权法色彩日渐浓厚
C.儒家思想开始影响立法司法D.继承了前代立法经验
2020-02-05更新 | 3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