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俄国农奴制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69 题号:221065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1年,一位对农奴制改革法令失望的人说:“皇上已经背叛了人们的希望,他给予人们的自由不是真实的,也不是人们所梦想的所需要的……”
材料二   1876年一位封建地主说:“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他们受奴役的所有迹象已经消逝的无影无踪……”
材料三   1978年,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评价到:“农奴改革保护了封建主义的许多方面。毫无疑义,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       
——上述材料均出自人教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对“二一九法令”的不同观点。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这种措施对俄国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19世纪中期俄日两国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60代年……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世道路”两遵循进前,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它涉及思想与文化斗争、政治与经济斗争。
——钱乘旦为《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所作序言
材料二   1862年,高杉晋作对中国遭到列强侵略颇有感触,他说:“绝非隔岸之火……孰能保证我国不遭此事态?险矣哉!”他认为清政府之所以衰败,在于……既不造能闻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御敌人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并使彼国志士所译《海国图志》绝版。因循苟且,空度岁月,徒然提倡固陋之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实现现代化道路的“西方模式”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俄国1861年农奴制度改革中是如何体现“俄罗斯特殊性”的。
(2)材料二中高杉晋被认为中国衰败的原因有哪些?为避免重蹈覆辙,日本后来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16-11-27更新 | 80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中期的埃及、日本、中国、俄国,虽然所在地域不同,国情有异,但这些国家的有识之士先后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四国改革的史实回答:
材料一: 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明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
——摘自钱乘但《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如图,1888----1894年日本工厂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   在比较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有人认为:“中国变了,但变的是皮毛,不变的是体制。跟着,日本也变了,但先变的是体制,然后是皮毛。”
材料四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穆罕默德·阿里
请回答:
(1)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为打破现代的瓶颈,“紧紧跟上”现代化浪潮,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
(2)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推进的过程中,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结合材料二,指出日本政府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的经济措施。
(3)结合材料三,指出材料中中国变的“皮毛”是指什么?而日本先变的是“体制”, 指出明治维新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4)材料四中,穆罕默德·阿里在经济上是如何“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的?
(5)四国改革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2016-11-21更新 | 104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5分
材料一 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
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破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
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
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苏联通史》第二卷
⑴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或阶级)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
因是什么?
材料二 1861《解放农奴宣言》载:“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
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⑵材料二表明农奴解放后获得了哪些权益?
材料三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
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
天的劳役的办法。”
⑶材料三中“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的原因是什么?
2019-01-30更新 | 7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