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 题号:22288864
《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说:“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这些治理方式旨在(     
A.用礼法和乡约教化百姓B.完全消灭百姓个人私欲
C.完全依靠礼法教化百姓D.利用严刑峻法威慑百姓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有人认为,在中国古代,道德、宗教、习俗以及法律往往难以分清,行政与司法也是同样。这主要反映中国古代(       
A.人治社会的一般特征B.统治者重视法律
C.政教合一的统治方式D.法律受儒学影响
2023-06-19更新 | 9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宋代在司法上实行鞫谳分司制度。鞫司负责审讯查清事实,但无权检法量刑;献司则负责依据审定的案情,检索有关法律进行定罪量刑,但却无权过问审讯。鞫谳两司独立行使职权,不得互通信息或协商办案。这一制度(     
A.体现了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B.有助于司法审判的公正合理
C.旨在精简机构缓解财政困难D.根除了审讯与判决不分之弊
2024-03-13更新 | 22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宋朝基于五代的残杀,大量任用文人,支持文人群体建立儒家思想体系。这体系的建立使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改变,人们的思想也加以固化。读书人忠君爱国,关爱苍生。地方上士人上承官府法令、协助朝廷事务,下安抚团结乡里,组织百姓生产。材料旨在说明(     
A.宋朝重要官职都由文人担任B.儒学体系可以稳定社会统治
C.文人执政利于办事效率提升D.宋朝地方权力分配比较合理
2022-12-13更新 | 1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