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 题号:22662506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统治的需要不断变革。如表是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的变化情况。这反映出秦至唐末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     
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郡县两级制
两汉东汉形成“州一郡一县”三级制
隋朝废郡,地方行政重新回到两级制
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B.政府执政能力和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C.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困局与探索D.地方行政架构复杂多变无规律可循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在我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的官僚体系”。材料意在强调(     
A.小农经济形成的根本原因B.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特点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D.古代中国不可能实行民主政治
2023-12-26更新 | 5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B.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2021-09-28更新 | 11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自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以来,其内部始终存在着中央和地方、皇权与相权两大矛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重要的原则是
A.“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B.“节用裕民……以德服人”
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D.“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2.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3.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4.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下列哪一位皇帝?
A.秦始皇B.汉高祖C.宋太祖D.明太祖
5.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6.清朝制度规定,军机处对皇帝当日所下谕旨和当日所收公文,均要在当日处理完毕。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C.军机大臣地位高,有决策权D.加强了专制皇权
7.下列措施中,使专制皇权得到不断加强的是
①三省六部制的建立   ②丞相制度的废除   ③汉武帝时“中朝”的设置   ④清朝的军机处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8.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分散地方官吏权力,防止割据
③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④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渐趋严密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020-11-11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