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 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 > 波斯帝国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1 题号:2277528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波斯国王大流士如此宣布他的权威:“我是大流士,伟大的王、众王之王、波斯王、各省之王、叙司塔司佩斯之子、阿尔沙米斯之孙,阿黑门宗室。”在列举了他统治下的地区后,他接着宣布,“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他们成了我的臣民。他们向我交纳贡赋。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他们都遵行不误”。“对于上述地区的居民,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上述地区遵守我的法律。凡我给他们的一切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

——摘编自李铁匠《古代伊朗史料选辑》

材料二   波斯帝国维持着庞大的税收体系和复杂的实物分配系统,类似财政大臣的地位也极其显赫,但是,至少就中央政府而论,从官职看,他们中的大多数,如持矛者、执盾者、战车驭手等都属于直接为国王服务的人员,很难与国家管理的具体职能联系起来。除财政大臣外,哪个部门负责人事任免?哪个部门负责官员的监察和弹劾?哪个部门负责接待外来使节?又有哪个部门专门负责军队的供应与调遣?这些臣僚的权力和影响,很多时候不具体决定于他们担任的职位,而决定于他们与国王个人的私人关系。如果他们偶然拥有了某种重要权力,那是因为当时国王任命了他们,不是因为他们担任着某种职务。即使在军队系统中,除经常谈及的充任国王禁卫军的不死队外,也难说有从上到下的指挥系统。

——摘编自晏绍祥《波斯帝国的“专制”与“集权”》

(1)根据材料一、归纳波斯国王大流土讲话的主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波斯帝国官僚体系的特点。
【知识点】 波斯帝国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苏美尔到波斯:管窥古代驿路体系的发展在古代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中。人员与信息的流通起着十分重萼的作田。为了确保国家统治的稳定,人类文明早期阶段的许多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开展道路建设并发展驿路体系。

视角一苏美尔驿站的建立公元前三千纪中期。苏姜尔城邦国家建立,沟通这些城邦之间往来的重求促使驿站系统初具雌形。到公元前21世纪.苏美尔人驿站的建设和管理更加宗基.分为总管、生产部门、服务部等五大部门。苏美尔人驿站只服务于从事公务的政府宣留。苏美尔人国家灭亡后,两河流域南部地区的驿站及交通网络迅速表落。

视角二亚述邮驿制度的改进公元前一千纪的亚述帝国时期。国家内的邮驿采用了更为先进的中继系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信件和信使的分离,从而使信件在到达一个驿站后立刻换成新的信使和骡子进行传递。中继系统只提供给国家高级官员使用,从地中海岸边到亚述帝国腹地的御道全长达到700多公里.利用中继系统在这条御道的首尾两端传递信息。只需花费不到5天的时间。

视角三波斯帝国道路的完善在继承亚述帝国邮驿系统的基础上,波斯帝国最终建立起闻名于世的交通网络。同苏美尔人和亚述人类似.波斯人的道路系统并不对私人商路开放。所有执行公务的人员在各级道路往来通行时.都需持有国王或地方总督签发的旅行许可文件。波斯帝国在御道每隔20公里左右的位置建设驿站,利用信使和专门挑选的快马类似接力赛跑一样依次传递信件,可以在12天内横跨超过2500公里的距离。

——摘编自李智《古代西亚驿路体系的发展与特点》

(1)根据材料分析古代西亚驿路体系发展的原因,并概括古代西亚驿路体系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西亚驿路体系发展的认识。
2023-10-13更新 | 21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世界历史发展中,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都面临着如何治理,以维护稳定,以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波斯帝国在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通过对外的扩张,疆域继续扩展,最终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洲、非洲和欧洲三大洲的大帝国。为维护统治,特别是对庞大帝国的有效治理,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流士一世改革”。

大流士一世的改革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信仰、思想文化等方面。在政治制度方面,确立君主专制,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宣扬君权神授,国王掌握最高立法权,允许不同地区法律制度存在;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调整行政区划,实行行省制,把波斯帝国划分为20余省(据《贝希斯敦铭文》为23个省),各省每年向中央政府纳税。在经济领域,大流士一世统一全国货币,中央政府铸造金币,称“大流克”,质量8.4克,省政府铸造银币,帝国境内铸币的铸造权使用范围和使用对象既照顾了整个帝国的商品流通,又兼顾了不同地区不同情况的特殊要求。大流士一世在全国修筑道路,而且设立驿站,并开通尼罗河到红海的运河,在中亚细亚修建水库。在宗教信仰方面,大流士一世还确立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同时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大流士一世改革巩固了波斯帝国对征服地区的统治,客观上促进了波斯帝国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落后地区的发展。

——摘编自《波斯帝国的国家治理》

材料二 美国从独立战争以来,对国家的治理经历了邦联制到联邦制的发展。独立战争期间,《邦联和永久联合条例》,即《邦联条例》经各州批准后正式生效。条例的主要内容:美国是由13个州组成的邦联制国家,各州保留其主权、自由和独立,以及其他一切未明文授予合众国国会的权力。第九条特别规定:如果没有得到9个州的同意,合众国国会不得擅自行使从经济、金融、法律到军队建设等多方面的权力。独立战争结束后,北美人民的经济状况并无明显的改善。相反,在1783~1786年,美国出现经济萎缩,纸币贬值,通货膨胀,捐税激增,使人民生活更加困难。于是他们对现状非常不满,不断举行起义。在国外,美国不仅受到西欧国家的轻视,而且还受到敌视。鉴于此,经过汉密尔顿和其他宪法支持者的共同努力,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取代邦联条例。这部宪法不仅确定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等宪法基本原则,还确立了联邦主义原则,从而使美国由“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邦联制发展到“四肢听从头脑指挥”的联邦制。

——摘编自周跃军《从邦联制到联邦制——评美国国家结构形式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波斯帝国大流士改革的内容和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美国邦联制的弊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国家结构形式变化对美国发展的意义。
2023-04-21更新 | 7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的波斯帝国,从东部边陲到西南边境的广袤地区都被不同的道路以及分布在沿途的驿站所连接,其中最著名的是从小亚细亚的以弗所到帝国行政中心苏萨的“御道”,它全长2400多千米,设施完善,每隔25千米左右设一驿站,驿站备有马匹并提供基本的补给。据现代学者估计,利用信使和专门挑选的快马传递信件,依靠波斯帝国的中继系统可以在12天内横跨超过2500公里的距离,帝国会定期派巡查员检查并维护道路与驿站,所有执行公务的人员在各级道路往来通行时,都需持有国王或地方总督签发的旅行许可文件。

——摘编自李智《从苏美尔到波斯;古代西亚驿路体系的发展与特点》

材料二   罗马帝国时期,为了更便捷地获取情报和使命令快速下达,罗马帝国在其广阔的统辖地区到处设立驿站,依靠一站接一站的办法,沿着罗马大道一天跑上100英里也没有问题。驿站的管理者主要是由市镇议会任命的包税人,驿站周围居住的居民负责驿站的维修,道路沿线的城镇为信使提供食品和马匹,驿站主要服务于公务来往,只有拿到皇帝或级别较高的官员颁发的通行证后,才可使用驿站的服务,并按公示固定付费,对违规使用通行证的人,按照法律进行严厉的惩罚。

——摘编自葛臻明、牛秋实《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交通及社会比较研究》

材料三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1770-1831)站在欧洲文明的视角上将世界历史分为四个阶段,以四个王国来表达,分别为东方王国、希腊王国、罗马王国和日耳曼王国,分别代表古代欧洲文明的“幼年时期”“青年时代”“壮年时代”和“老年时代”。……之所以罗马文明比希腊文明更厚实、更成熟,主要在于制度文明和社会伦理文明在罗马文明中已经开始形成,并最终决定着日后西方文明发展的趋势。

——摘编自兰奇光《罗马文明历史地位的重新评价》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波斯帝国与罗马帝国驿站建设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世界的大国修建驿站的原因并简析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史实,说明“罗马文明比希腊文明更厚实、更成熟”的理由。
2024-03-27更新 | 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