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 题号:2293216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83年,德国制定了《疾病社会保险法》,标志着德国法定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德国的医疗保险现已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德国政府注重“有管理的竞争”的理念,这样患者就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据统计,德国男性平均寿命为72.7岁,女性为79.0岁。但是,社会福利立法却对长时间在私人医疗保险公司投保、岁数比较大的群体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以增加他们转为法定医疗保险的难度。这些现象的存在就表现出对互助原则的损害。

——摘编自陈成武《德国医疗保障制度及其改革探索》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在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和法规,逐步建立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以“国家全保、企业负担”为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分别实施国企职工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两套社保体系,主要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保障立法工作不断推进。1984年以后,职工养老金社会统筹的办法在全国推行。后又将我国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中。1986年,作为国营企业劳动合同制改革的配套措施,失业保险制度开始实施。进入20世纪90年代,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转到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进行体制创新的阶段。

——摘编自赵康《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德国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新时期社会保障制度有何新变化。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确立和发展的因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德意志地区积极进行发明和创造,研究成果和科技发明硕果累累,成为当时欧洲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伴随而来的是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到1875年,帝国境内已经有1182001000名工人的大型企业。

德意志帝国实质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容克贵族占有着最重要的国家官职、高级行政职务、在军队中占据着最重要的军官职位。容克贵族为了保持原有的垄断统治地位,便利用自己掌握的国家政权,与资产阶级争夺工业无产者。作为容克贵族最典型代表的帝国宰相俾斯麦坚定地认为,解决社会问题是国家的责任。他说:“社会问题只有国家才能解决。”

——桂莉《简论德意志第二帝国社会保障制度》

材料二   1967年英镑贬值开始,英国的经济情况迅速恶化。整个70年代经济停滞不前,失业率居高不下,通货膨胀速度加快,国家收支不平衡加剧。英国迫切需要改革福利国家体制,减轻财政负担,重新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实际上,早在福利国家制度建立之初,西方经济学家中的一些人就坚决反对福利国家的混合经济模式,认为这是一条“通向奴役的道路”。然而,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这只是很少一部分人的声音,整个社会对这样的理论没有多大兴趣。但在英国经济遇到麻烦,甚至已经不能正常运转之时,这些看法逐步为社会广泛接受,并形成了一股要求改变现状的思潮。

——吕磊、陈晓律《当代西方福利国家的危机——以英国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意志帝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和英国制定社会保障政策时的异同。
2021-12-18更新 | 10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英国的自治市是一个城市中心。从16世纪起,自治市成为议会选举区。可是直到19世纪30年代以前,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形成的郡、自治市和教区这种地方政府单位一直混乱地存在着。为了满足新出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期的地方需求,中央已经意识到对地方政府结构重组的必要性。1835年市政法颁布,这是现代地方自治政府体制建立的第一步,法案建立了民选的自治市议会,改变了早期自治市通过向国王购买特许状的方式获得自治权的状况。

——孙宏伟《英国地方自治体制研究》

材料二   这部法案初步奠定了美国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和基础。它的诞生,使慈善行和临时性的援助让位给了争议性和永久性的资助制度。二战后,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虽然社会救济措施保障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但是却严重地消磨人们的进取精神和劳动积极性,养成懒惰不干活却又可以拿到国家补助的心理,免费医疗、病假补贴政策刺激了“泡病号”现象的产生。

——陈元刚《社会保障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世纪城市取得自治权的方式。分析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确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这部法案”的名称,分析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影响。
2022-07-02更新 | 16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朝时期,富有的宗族成员对于贫困族众的赈济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救恤族中孤弱和单寒亲友,包括资助贫困族人婚丧嫁娶以及维持日常生活,赡养族中孤老疾弱,抚育那些幼年失怙的子侄等。其二,战乱和凶荒之年存恤贫者,如房景远“重然诺,好施与,频岁凶俭,分赡宗亲”。由宗族发起的社会救济,看似一视同仁,实际上并非如此,救济的主体同客体之间有亲疏远近之别,由近亲及远亲,拥有血缘和亲缘关系的人排在前,如有余力,则依次惠及旁人。具体的实践中,由于救济者的经济实力,救济也不是无限度地进行,在限度与承受能力之外,赈济的力度与辐射范围逐级递减。

——摘编自邵正坤《北朝的宗族与社会救济》

材料二   在国民党一大宣言中,孙中山特别规定:对于“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工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植垦荒,以均地力”,国家将“严定田赋税收之法定额,禁止一切额外征收”。对于广大工人,“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之生活”,“保障劳工团体,并扶助其发展”。其余如养老育儿、普及教育、抚恤残疾等,“皆当努力以求其实现”。

——摘编自周兴梁《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具体内涵》

材料三   中国在脱贫攻坚实践中,积极借鉴国际经验,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中共十八大以来,经过8年持续奋斗,到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摘编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朝宗族社会救济的主要特点。
(2)根据二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党一大减贫政策的背景并分析其主要目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期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意义,并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社会救济的认识。
2024-02-28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