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儒家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8 题号:2827492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二1878年,中国首次派遣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开启了中国近代留学教育之先河,之后1877年、1878年、1885年又三次派遣留学生赴英、法、德等欧洲各国学习造船、驾驶、兵技等西学。1896年后,留日学生人数直线上升,1899年是200人左右,1903年达1300名,至1905年,人数增至8000人。在学习内容上,1904年,中国留日学生1300人中,学习文科的达1100人。

——摘编自《我国近代留美学生群体研究》《奏陈监管学务情形折》等

材料三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抓,要有具体政策、具体措施,解决具体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

——邓小平《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1977年9月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该教育主张和实践给当时的教育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留学教育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邓小平重视科教的原因以及随后十年党和政府采取的相关措施。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人类思想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中国的诸子百家学说和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都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儒家学派开山鼻祖孔子在杏坛讲学

(1)材料中反映出这位思想家的哪些主张?

(2)儒家学说创立后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

填写下列表格。

时代人物主要思想主张
战国仁政学说“民贵君轻”
荀子
董仲舒天人感应说
南宋“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张之为三纲,纪之为五常”

与老子、孔子同时代,古希腊的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等许多伟大的精神导师诞生,他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世界,面对人。

(3)请写出上述两位思想家带有人文色彩的格言。

(4)有人说,从14到18世纪是人文主义复兴和进一步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分别阐释这两个阶段的思想主张。

2018-11-11更新 | 5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论孔子思想》

材料二: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一面。

——《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1)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2)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2019-10-27更新 | 3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思想的产生与社会的变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各派政治力量的大分化大改组,社会中不尽如人意的弊端暴露无疑,思想家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们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汉武帝元光元年策试贤良诏问:[朕]永惟万事之统……欲问大道之要,至论之极。(董仲舒)对曰:“古之王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

材料四   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张(勋)康(有为)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注:pǒu抨击)共和,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思潮的代表人物。
(2)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应对汉武帝“大道之要,至论之极”的主要主张。
(3)材料三中康有为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是什么?指出其主要意图。
(4)据材料四指出陈独秀对传统儒学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态度在当时的进步作用。
2020-03-09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