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其他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5 题号:321349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元仁宗是元朝第四位皇帝。他支持将汉文著作翻译成蒙古文,如《尚书》《大学衍义》《贞观政要》《帝范》《资治通鉴》等。在下令翻译《贞观政要》时,他指出此书有益于国家。仁宗下诏规定:汉人职官子孙承荫,需考试一经一史,考试合格者直接任职,免去见习期。蒙古职官子孙承荫者可以选择考试,通过考试的人授官时比原袭职务高一等。元仁宗通过核实田土占有状况增加了政府的赋税收入,但一些“郡县并缘以厉民”、“考核多失其实”,百姓苦不堪言。
(1)根据材料,概括元仁宗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仁宗改革的主要影响
【知识点】 其他改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享有垄断经营特权的盐商,办一次盐引(食盐专卖许可证和贩盐纳税证明)要经过十几道手续,每盖一个章,就需要缴纳大笔的陋规。道光年间私盐每斤三十多文制钱,而官盐每斤卖六七十文制钱。盐商们甚至往食盐里掺杂沙土。于是,官盐滞销,私盐大行其道,甚至有些官员也加入了贩卖私盐的队伍。道光十年(1830 年)陶澍接手两江总督时,两淮盐引仅能销售三分之一。道光十二年(1832 年)陶澍敲定淮北研发改革方案,打破国家特许专商经营体制,实行票盐制度。无论何人,都可以交税领票,然后凭票运盐,在规定的区域和期限内自行贩卖。一时私贩无利,皆改领票盐。本来,两淮盐政经济上已经走到了绝境,经陶澍改革后,七年间完纳盐课2640余万两,存银300 多万两。

——摘编自俞大华《道光皇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进行盐政改革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陶澍在淮北盐场进行改革的意义。
2016-11-27更新 | 27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材料   彼得一世(16721725)成为沙皇时,政局混乱,教权与王权之争导致国家经济、文化及政治事业均没有起色。东正教会通过依附世俗政权,参与国家大事。同时教会拥有自己的特权,可以随意支配教会财产收入,在自己的领地上享有独立的审判权等。当彼得一世推行欧化改革时,教会中的反对势力纷纷反对。为了清除改革路上的阻力,彼得一世对俄国东正教会进行了改革:废除牧首制;利用教会加强皇权;削减教会地产;剥夺教会经济自主权;规范神职人员的活动;打击反对改革的教会势力等。彼得一世的教会改革改变了俄国教会的发展方向,使俄国东正教会转变成为沙皇政权统治下的机构。彼得一世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强制教会为国家政权服务,将教会的管理世俗化。彼得一世的教会改革对俄国专制制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摘编自张宇《彼得一世教会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彼得一世教会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彼得一世教会改革与西欧宗教改革的不同点。
2022-03-22更新 | 7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元760年,为解决财政危机,唐肃宗任命刘晏担任盐铁使,进行盐政改革。刘晏变民制官收官运官销为民制官收商运商销,由当局独有盐利到官商分利转化。“国家榷盐,粜于商人;商人纳榷,粜于百姓,则是天下百姓无贫富贵贱,皆输钱于官矣,不必与国家交手付钱,然后输钱于官也。”同时,开设“常平盐”;政府在全国各重要城市设立常平仓,管理食盐,以调节市场,平抑盐价。新盐法,保证了政府的盐税收入,也使盐利更加稳定。但是改革却增加了管理盐务的官府机构,食盐的生产成本也增加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市场交易活动,违反了经济规律。

——摘编自李梁《唐朝盐政改革下的河东解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晏盐政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晏盐政改革的影响。
2020-10-01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