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 人民教育的奠基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3 题号:5179455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51年,中央发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将工农干部学校、技术学校、业余学校纳入学校系统中;教育部提出高小、初中毕业生除升学、就业外,尽可能进入各类艺徒学校、技术学校。这些举措(       
A.遵循了人民教育的方针B.适应了国家建设的需求
C.照搬了苏联的教育模式D.落实了“科教兴国”战略
2022-02-25更新 | 3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各地工会组织职工上大课,举办短期训练班和职工夜校,宣讲劳动创造世界、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常识教育。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开展教育大革命B.提高工人阶级觉悟
C.完善国民教育体系D.健全社会主义民主
2020-04-12更新 | 10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951—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对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进行了大规模调整。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因此,许多大学的文、史、法学院或系实行合并,组建了多科性工学院,或独立成专门的工学院。这一调整(     
A.完善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院系设置B.意在改变不合理的教育布局
C.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D.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2022-12-06更新 | 3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