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两次工业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1 题号:583159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国八大区域城市发展状况简表

区域1843年1893年
城市数量城市人口
(千人)
总人口
(百万人)
城市人口
比重(%)
城市数量城市人口
(千人)
总人口
(百万人)
城市人口
比重(%)
长江下游3304980677.427047504510.6
岭南1382044297.01932863338.7
东南1251515265.81381668266.4
西北1191408294.91141301245.4
长江中游3033777844.52933905755.2
华北41646511124.248858041224.8
长江上游1701950474.12022503534.7
云贵52445114.081714164.5
总计1653207204055.11779235083946.0

——摘编自施坚雅《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

材料二1851—1921年英、法、美三国城市、农村人口变化简表(单位%)

英国法国美国
年份城市农村年份城市农村年份城市农村
185150.249.8185125.574.5188028.671.4
187161.838.2187230.169.9189035.464.6
189172.028.0189137.462.6190040.060.0
191178.121.9191144.255.8191045.554.5
192179.820.7192146.453.6192051.448.6

——摘编自翟克《中国农村问题之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现代英法美三国城市化进程的异同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现代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的看法。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前,漂亮、时尚的服饰数量有限且价格昂贵,是贵族的专利。在17世纪,懂得自我节制,远离奢侈服饰是维护共和国公共福利的重要品质。贵族男子在“光荣革命”之后,即树立起光辉的节俭形象,以增添其统治的正统性。中间阶层通过远离奢侈服饰,展现“谦虚与节制的男子气概”,以期参与政治活动。工业革命后,工人阶层也可以身着原来象征贵族的服饰,各个阶层由于工作需要穿着简便、合体的衣服。服饰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平面纸样制作方式不断被推广,服装设计更加便利;化学染料也在制衣工厂里面被大量使用,生产出多样化的色彩鲜丽的服装;制衣工厂也引入机器和流水线进行大规模生产,服装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服饰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原因。
2021-04-16更新 | 7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825年以前,英国禁止工匠迁居国外。而机器、零部件以及设计图纸的出口禁令一直维持到1842年。但是这种禁令有很多漏洞,走私很容易,而且工业间谍也很多,英国禁止机器出口的禁令从长期来看是徒劳无功的。到1邵5年有2000多名英国熟练技术工人移居到欧洲大陆。而合法的机器出口总值在1840年叶年就达到、60万英镑,’来自欧洲大陆国家的资料充分证明,它们成功地购买并安装了英国’的机械设备。向时,欧洲大陆国家意识到人才是关键的问题,为此制定了各种优惠措施引进英国技术工人。

——摘编自高德步《中外经济简史》

材料二:甲午战后,科技期刊不断创办,其他刊物也登载科技文章,科技丛书的出版成为热本,《西学富强丛书》、《农学丛书》、《中互耳学丛书》、《科学丛书》等深受欢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颁布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申明奖励发明创造、著书立说和捐资兴学者,对科热领域一中的优秀成果给以专利保护。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三:邓小平复声主管教事业后,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指出:“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20年。科研人员美国有120万,苏联90万,我们只有20多万.还包括老弱病残,真正顶用的不很多。”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卷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对待先进技术态度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甲午战后清政府重视近代科技的原因和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复出主管科教事业的意义。
2019-06-06更新 | 40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清朝初期,出现了康(熙)雍(正)乾(隆)所谓的盛世,然而,大清帝国的经济基础,从根本上讲与汉、唐、宋、明并无差异,从总体说来仍是一种量的堆积即简单增加,我们将其称之为等差级数发展类型。而且,这一等差级数的堆积型增长,并非是无限的,而是有限度的。与此同时,西方列强国家生命力的接力棒传到英国,而此时大英帝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已不再是简单增加,而是以一种崭新的形式,即等比级数式的质的飞跃和崛起。

——摘编自何川芳《世界历史上的大清帝国》

运用清朝前期(1644-1840年)和近代英国(15世纪-1917年)史实,围绕“清朝量的增加与英国质的飞跃”为中心,对上述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说明:要求从论题,阐述和结论三个方面展开,并且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17-11-17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