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杰出的科学家 > 詹天佑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35 题号:6016286
【加试题】詹天佑的一生,与中国铁路建设相伴始终,因其设计修建铁路的成就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詹天佑深知,要建成这条完全由中国人自造的铁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要把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优秀人才,尽可能多地调集到京张铁路工地上来。詹天佑在调集人才的同时,对筑路经费进行仔细的测算核实后,向清政府申报交涉,得到满意的解决。在招聘施工单位时,也采用了招标的方法,让各工程承包人开展公平竞争,在工期、经费、质量等方面选择最佳者得标,让其承包某项工程。

——摘自经盛鸿《詹天佑评传》

材料二京张路者,自京师达张家口,长三百七十余里,南口以北,冈峦重叠,溪涧纷歧,地险而工艰,出居庸关则八达岭横蔽于前,其上为古长城峭壁百寻,惊心怵目。君初履勘,拟由石佛寺向西北行,当凿洞六千余尺,其后乃改由东面斜行,就青龙桥施工辟峡,仅凿洞三千五百余尺耳。当是时,君所携习工程学者仅二人。昼则茧足登山,夜则绘图计工,无一息之安。既而其二人者,或以事他调,议者窃以为吾国人未有当此任者,君益冥心孤往,不以无助而少弛其志。凡十八月而山洞藏事,四年而全路告成。

——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撰写的碑文,转引自凌鸿勋《詹天佑先生年谱》

材料三詹天佑在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时曾说:不论成功与失败,决不是我们自己的成功或失败,而是我们的国家。技术第一要求精密,不能有一点含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一类的说法,不应该出之于工程人员之口。

——钟少华《詹天佑先生的科技方法》


(1)据材料一,指出京张铁路修建成功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重大意义。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詹天佑所彰显出的“工匠精神”。

2018·江苏·一模 查看更多[3]
【知识点】 詹天佑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很幸运被任命担任现在的工作。中国已渐觉醒,而且急需铁路,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征聘中国工程师。中国要用自己的资金来建设自己的路,由于我成了中国第一流的工程师,因此全体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失败,不仅是我个人的不幸,因为中国工程师不会再被人们所信赖,在我受命担任此工作前,甚至出任之后,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决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

——詹天佑给美国老师的信

材料二   “技术第一要求精密,不能有一点含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一类的说法,不应该出于工程人员之口。”

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

——詹天佑


(1)材料一中“如此艰巨的重任”指什么?外国人为什么认为“中国工程师决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詹天佑对中国铁路事业所作的贡献。我们可以从詹天佑身上学到哪些精神?
2014-06-03更新 | 89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回顾詹天估为代表的近代仁人志士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追梦之旅,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

①詹氏成就得益于封建政权内部所发动的近代企业的运动及其所奠定的产业基础,由此出发有必要重新认识这一运动在西学东渐及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作用

②詹天佑为中国铁路事业的开拓而付出的心血和取得的成就,现在是世所公认

——据汪敬虞《论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等整理


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学进行阐述。侧重分析②,根据所学梳理詹氏贡献,并用一句话提炼概括詹天佑报国思想。(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2022-04-24更新 | 1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1961年发表了《纪念詹天佑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的讲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我们怀着无限敬佩和自豪的心情来纪念詹天佑先生。詹天佑领导修建京张铁路的卓越成就,表现了我国人民伟大的精神和智慧,昭示着我国人民伟大的将来。当时有一些人虽然也主张办点工业,修点铁路,但也认为只能依靠帝国主义的资本和技术。但是詹天佑却顶住了当时这股逆流,坚定地相信中国科学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力量。这条铁路的成功,对于当时流行的奴才思想是有效的打击,对于苦难中的我国人民则是无限的鼓舞。

——摘编自李四光《纪念詹天佑先生诞生一百周年》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在修建京张铁路时,詹天佑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他身上体现出的“我国人民伟大的精神和智慧”。
(2)据材料并结合这篇讲话的时代背景,简析这篇讲话的时代价值。
2020-12-07更新 | 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