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两次工业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76 题号:603120
2010年11月1日零时开始,我国正在进行着第六次人口普查。这是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对国家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代中国血缘宗法制度下,人们非常信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传统观念。
————《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风俗流变》
材料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传统生育观念正在悄悄发生着改变。城乡居民普遍接受了计划生育的国策和一对夫妇只要一个孩子的号召。2001年对农村的一项调查表明:在今天,家庭中男女地位的平等,合理生育或少生孩子的观念正在农民当中逐渐形成,“女儿也是传后人”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 》
材料三:公元1500年,伦敦的人口不过5万,1600年人口增至20万。1700年增至70万。1800年英国本土人口加上移民为2000万,英国人口快速增长。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时代保证家庭稳定生育,导致生育率居高不下。英国由于人口增长快,每年增加大量年轻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满足工业革命的需求。
————《大国崛起与现代化》
材料四:毛泽东说:“…… 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到1962年,由于人口政策指导思想的偏差和高生育率的延续,人口数量猛增,国民经济发展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浅析毛泽东的人口观》
材料五:机器和居民正在以加速度增长,生态环境很可能会极度恶化。现今世界人口一直在快速增长,因为不断增长的农业和工业生产力能够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而医学的进步和公共卫生措施的先进又降低了死亡率。因此,尽管人类花了几百万年才在1830年达到第一个10亿人口,只需15年使能达到第四个10亿人口。……生态困境并不仅限于美国,它已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传播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中国人生育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不同观念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三四,概括英中两国人口政策的相同点,并分析其对两国造成的不同影响。
(3)根据材料五,提炼作者的核心观点。
(4)上述材料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哪些借鉴?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世纪60年代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以下是某政治家对这个时代的思考:
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
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
如果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
用具体史实说明该政治家对19世纪60年代的思考。
2016-11-18更新 | 85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的煤炭工业到工业革命中期发展得很成熟了。英国综合运用各种越来越先进的技术——排水技术、通风技术、防爆技术、除尘技术、支护技术,依靠这些先进技术,英国的煤炭工业的产能不断飙升,而事故率水平却逐步降低。英国还一直在积极地制定法律法规,指导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当然,英国不仅在制定法律,也在执行法律。例如监察员这一职位的出现就是依据《监察法》设立的。在英国,关于监察员制度,早在1843年就提出了,但是直到1850年的煤矿运动后,煤矿的安全问题才在政府的干预下,才逐渐建立相关原则。

——摘编自《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及安全机制》

材料二   煤炭工业在英国经历上百年的跌宕起伏,许多煤矿业都经历过停产、关闭。昔日繁华的、忙碌的矿区景象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孤零零的煤矿建筑、矿井和一些废弃机器,往日高高的煤矿废弃物堆上也杂草丛生,没有人的气息。据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英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矿区关闭浪潮,短短几年间,关闭了近180座煤矿,直接造成了20万人的失业。若从1947年开始算起,情况更加严重,据统计,相继关闭的煤矿有900多座,其中包括较小的浅层露天煤矿和深井煤矿。而这些煤矿工业发展遗留下来的土地,渐渐成为无人问津的废弃地……所以煤矿遗址的保护和修复改造工程被提上议事日程。

——摘编自《英国煤矿遗址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煤炭工业安全机制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英国煤矿业停产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对煤矿遗址的保护和修复改造的作用。
2017-11-28更新 | 9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王朝战争与商业战争交织在一起,是从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时期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大国进行了连绵不断的王朝战争,王朝战争的起因和目的大多为领土宗教纷争、争夺霸权、掠夺财富、保持荣誉等。地理大发现后,在16世纪开始的商业战争是近代早期的一个新现象。商业战争主要是为了争夺尚未被占领的欧洲以外的地区,后起的荷兰、英国、法国之间也由于商业利益和殖民地的矛盾和争夺发生冲突和战争。

——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853年没去过印度的马克思认为被殖民前的印度社会处于几近停滞的状态,甚至直言印度“没有历史”,从根本上缺乏推动自身向现代社会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英国的殖民统治恰好可以从根本上破坏印度传统社会的结构,进而成为刺激印度迈入现代化转型的外来动力。在19世纪70年代,考察过爱尔兰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惨况”后,马克思认为英国的殖民统治导致爱尔兰陷入“糟糕的社会状况”之中。马克思晚年摈弃了早期关于印度社会的认识和观点,丝毫不见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影子。

——摘编自胡洁瑶《从“双重使命”到对殖民主义的批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早期国际商贸对于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克思对印度和英国殖民统治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态度变化的原因。
2023-05-15更新 | 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