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欧洲宗教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2 题号:606903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任何时候我进入教廷神职人员的房间,总是看见神父和银钱商在一起,忙于鉴别钱币的成色和计算数目,面前堆着成堆的钱币。

——一位西班牙官员

材料二被告人如不承认“罪行”,就反复用刑拷问。一切有利于被告人的证词都不能成立。被告可以不经审判便予处死。被告认罪之后,如又否认,即不再审讯,予以烧死。

——《宗教裁判所审讯条例》

材料三恩格斯说:“封建制度的巨大的国际中心是罗马天主教会。它在尽管发生各种内部战争的条件下还是把整个封建的西欧联合为一个大的政治体系,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了一圈神圣的灵光。它按照封建的方式,建立了教阶制,最后,它本身就是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拥有天主教世界的地产的整整三分之一。要想把每个国家的世俗的封建制度成功地各个击败,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主教是怎样维护其统治和奢侈生活的?

(2)恩格斯为什么说“要想把每个国家的世俗的封建制度成功地各个击败,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

【知识点】 欧洲宗教改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德意志)“所在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1520年)

材料二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材料三恩格斯说:“在路德遭到失败的地方,加尔文却获得了胜利……加尔文的教会的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依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当德国的路德教变成诸侯手中驯服的工具的时候,加尔文教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加尔文改革“获得了胜利”的原因。

2018-04-01更新 | 15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历史选修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导致了基督教世界中信仰体系的大分化和大组合。虽然各地、各个宗教派别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是世界性的宗教帝国让位于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有形的宗教仪式崇拜,让位于无形的精神信仰崇拜。

—选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三幅图片反映了欧洲社会怎样的历史现象?它们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据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世界呈现出哪些新特点。

2018-09-19更新 | 9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真题
【推荐3】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以其世俗主义标志着近代的开端。
——据(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⑴“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在欧洲以德意志、瑞士和英国的宗教改革为典型。三国宗教改革的发动者分别是谁?
⑵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何历史意义?
2016-11-18更新 | 10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