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梭伦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07 题号:608494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列为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变法的部分内容:
主张“务尽地力”:在百里见方的范围内有九万顷土地,“除山泽邑居,参分去一”,还有“六百万亩”。如果农民“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斗);不勤,则损亦如之”。一进一出,就要相差“粟百八十万石”(《汉书·食货志上》)
主张“平籴法”:就是“上熟,其收自四(四倍,收六百石),余四百石;中熟自三(三倍,收四百五十石),余三百石;下熟,自倍(收三百石),余百石。小饥,则收百石;中饥,七十石;大饥,三十石。故大熟,则上籴三而舍一;中熟,则籴二;下熟,则籴一,使民适足,贾(价)平则止。小饥则发小熟之所敛,中饥则发中熟之所敛,大饥则发大熟之所敛,而籴之。故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也”(《汉书·食货志上》)。
主张禁“技巧之民”:“雕文刻镂,害农事者也:锦绣纂组,伤女工者也。农事害,则饥之本也;女工伤,则寒之原也……故上不禁技巧,则国贫民侈”(《说苑·反质》)。
李悝还主张“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说苑·政理》)。
材料二   下列为古代雅典梭伦改革的部分内容:
颁布“解负令”,拔除立在债务人份地上的记债碑,作为债务抵押品的土地无偿归还原主,保障小块农地的水源;禁止人身奴役和买卖奴隶。
颁布限制谷物输出,鼓励橄榄油出口的政策。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把公民(不包括奴隶、妇女和不足年龄的男子)按财产多寡分为四个等级,对应不同的政治权利。建立“400人会议”,实际上掌握最高统治权。
请回答:
(1)综合材料一,说明李悝变法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从从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看,说明梭伦改革的作用。
【知识点】 梭伦改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利,既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是那些既有势力又富豪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梭伦
材料二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印,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自议新法……言不可行者,司马光也。”熙宁二年,保守分子唐介“数与安石争论”,“御使中丞吕海论安石过失十事”。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从材料一梭伦的自白中可以看出梭伦的改革政策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原则?
(2)材料二评价商鞅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应当坚持怎样的评价标准?
(3)据材料三,分析司马光、唐介等的相同基本主张及持这一主张的原因。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假如你是一位改革家,你如何将改革坚持下去?
2016-11-21更新 | 80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根据这一制度,富人(而不是世袭贵族)成了统治阶级的主角:最富有的雅典人最为重要,他们可以单独执政。索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即允许穷人(妇女、在当地居住的外邦人和奴隶除外)在公民大会上行使一定的否决权。

——罗伯特《西方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是怎样“解救贫困者”,又是怎样使“富人成了统治阶层的主角”的。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材料四   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慨:“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为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洛阳伽蓝传》


(3)导致材料四中陈庆之所说洛阳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五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4)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除了材料五提及的以外,还有那两“事”?依据材料五,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

材料六   他们宣称说,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灵魂即会应声飞入天堂。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得利心和贪欲心。至于祈祷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5)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材料六反映了那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材料七   穆罕默德阿里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

——埃及人民中流传的一句话

材料八   马克思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是“唯一能真正用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指土耳其人)的人”他统治下的埃及成为“当时奥斯曼帝国唯一有生命力的部分”。


(6)材料七中的“一座宫殿”是什么含义?材料八认为埃及有“生命力”的依据有哪些?

2019-06-20更新 | 6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改革,中文是由改变与革新或革命组成;英文是reform,意思都是对原有组织形式或社会结构进行重组,以达到改善社会状况的目的。社会改革是一个全面涉及人文与科学的综合系统工程,任何一项社会改革都会牵涉到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者。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未曾剥夺他们的荣誉,也未曾给予过多的尊荣。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古希腊抒情诗选》
材料三 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比其他任何人更能胜任的人,他的名字叫梭伦。……他为雅典人制订出一套以中庸为其基本原则的法律,而中庸正是古希腊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龙《人类的故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2)据材料二与材料三,概括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
(3)商鞅和梭伦都崇尚法治,为何社会效果不同?试联系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改革与社会稳定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2016-11-18更新 | 10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