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 人民教育的奠基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9 题号:6679611
20世纪50年代,我国调整大专院校,“人文学科受到了抑制,许多所工科学院创办起来,而综合性大学则被削减。……1960年,中国的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这一史实说明
A.“科教兴国”战略得到贯彻
B.实施“一五”计划急需专业建设人才
C.九年义务教育得到普及
D.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受到苏联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培育了大量建设人才。下表数据的变化得益于
A.义务教育的普及
B.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
C.希望工程的推动
D.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2019-02-13更新 | 3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1954年教育部规定:高中从一年级起教授俄语;个别地区如缺少俄语师资的可教授英语;二、三年级原教授英语的,可继续教授英语,如有俄语师资而学生又愿意改学俄语并对英语教师能作妥善安置者,可改教授俄语。这种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苏联,推动我国经济建设
B.为“二五”计划做人才储备
C.确保苏联对华的主导性
D.促进外语教学的多元化
2019-06-12更新 | 6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1954年,党和政府规定,电影放映网建设重点对象是工矿、农村和小城市。在积极兴建、改建城市电影院的同时,也抓紧组建大量的流动电影放映队,以低廉的票价甚至免费让工农士兵欣赏电影,使过去的小资文化、市民享受升级成为事实上的大众文化和人民体验。由此可知,这一规定的实施
A.推动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构B.旨在落实社会主义改造方针
C.基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D.得益于“双百”方针的提出
2021-09-09更新 | 2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