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其他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92 题号:706812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   北魏短暂统一北方后,分裂为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以宇文泰为首的西魏北周统治集团进行了军事改革,建立起府兵制度。宇文泰设置六个柱国大将军,以合周礼六军之制。周武帝宇文邕时,将柱国统帅的兵士改称为侍官,使兵士具有皇帝卫队的性质。士兵最初由豪强子弟充任,后以平民子弟为主。士兵装备自给,免除课税,战时打仗,闲隙农耕,有了兵农合一的趋势。府兵制的确立是北周军制的重大改革,周武帝死后,北周大权落入外戚杨坚手中。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府兵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府兵制度改革的主要影响
【知识点】 其他改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材料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其考课制度日臻完善,在中国古代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大唐六典》规定:“考功郎中之职.掌内外文武官吏之考课。”除了郊中以外,考功司员外郎、主事、令史、书令史、掌固等40余位职官参与考课分工事宜。唐代对流内官员和流外吏员按照不同标准实行分类考课。其中针对流内官员的考课标准可以概括为“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是政府着眼于官德品行,即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格勤匪懈。“二十七最”则是根据官员职位职能特点的不同而提出的二十七条相对其体的要求。各地各部门先行考课并将考课结果编制成册形成“考薄”,然后逐级检勘、汇总、上报,最后上报至尚书省考功司以待会考。最后由皇帝确认后生效,作为官吏体禄增减、品阶升降甚至职务变动的重要依据。

——摘编自殷文明《唐代官吏考核与监察制度的互洽逆转及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考课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考课制度的作用。
2019-03-23更新 | 12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元前382年,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

“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减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吴起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荆所有余者地也,所不足者民也。今君王以所不足益所余,臣不得而为也。”“于是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

——材料摘编自各类典籍


(1)根据材料,指出吴起变法的主要原因和目的。
(2)根据材料,概括吴起变法的主要内容。
2021-11-06更新 | 2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五胡十六国以来,游牧部族迁徙不定,叛服无常,伤透了各国君主的脑筋……道武帝拓跋珪建国之初,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登国元年五月,“护佛侯部帅侯辰,乙弗部帅代题叛走。”七月,“代题复以部落来降,旬有数日,已奔刘显。”……贺兰、独孤两个特具功勋而又强大难制的部落,更是对拓跋部构成巨大威胁。历史上的深刻教训和严峻的现实迫使道武帝寻求解决办法。离散部落,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被离散的对象包括被征服部落,降附部落和原有部落,其范围基本上是北魏境内所有的游牧民族。它以民族或家族为单位,将游牧部落分解成若干小部分,使原来的君长大人变成了国家直接统治下的,有服役纳税法定义务的地方基层官员。它没有强迫牧民改从农业,并随北魏的军事征服逐步推行。

——摘编自杨恩玉《北魏离散部落与社会转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离散部落的背景及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离散部落的作用。
2020-05-12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