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 人民教育的奠基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5 题号:7582045
建国后,我国对高等学校进行了院系调整。工科学生在校比例不断上升,由l949年26.2%上升到l965年的43.8%;文科生在校比例不断下降,由1949年33.1%下降到l962年的6.8%o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A.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
B.改变高等教育的畸形发展局面
C.照搬苏联高等教育模式
D.巩固社会主义改造成果的需要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今年是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他曾大力倡导“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并使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个兴办“半工半读”学校的热潮。该热潮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的初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的十年D.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2019-12-01更新 | 4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到1965年,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取得这一成就的措施不包括
A.对旧教育进行彻底的改造,确立社会主义新型教育制度
B.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C.倡导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
D.制定颁布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建立起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2018-11-12更新 | 5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后,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针是
A.义务教育B.全面发展C.素质教育D.免费教育
2019-12-11更新 | 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