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其他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8 题号:787527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吕后在宫廷中的权位争夺,并不妨碍她推行一些德政。她在称制的元年春正月,诏除三族罪及妖言令,称制五年初戍卒更,用以代替秦以来戍卒的无限期,这都是在刑罚、减徭役方面的德政。司马迁说:“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吕后德政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吕后德政的主要意义
【知识点】 其他改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汉武帝根据御史大夫张汤和侍中桑弘羊的建议,颁布了打击富商大贾的算缗令和告缗令。据《史记・平准书》的记载,这两项法令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凡属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国积商等,不论有无市籍(汉代商人另立户口册,叫做市籍),都要据实向政府呈报自己的财产数字,并规定凡二缗(一缗为一千钱)抽取一算,即一百二十文(一说二百文)。而一般小手工业者,则每四缗抽取一算。这叫做“算缗”。(二)除官吏、三老(乡官,掌教化)和北边骑士外,凡有轺车(即小马车)的,一乘抽取一算;贩运商的轺车,一乘抽取二算;船五丈以上的抽取一算。(三)隐瞒不报,或呈报不实的人,罚戍边一年,并没收他们的财产。有敢于告发的人,政府赏给他没收财产的一半,这叫做“告缗”。(四)禁止有市籍的商人及其家属占有土地和奴婢,敢于违抗法令的,即没收其全部财产。


(1)根据材料,概括“算缗”“告缗”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颁布算缗令和告缗令的历史影响。
2019-01-01更新 | 7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材料   汉文帝即位后,为了选拔人才,开创了察举制度。晁错就是被推荐出来的。文帝还鼓励大臣进谏议政。廷尉张释之数次依据法律顶撞皇帝,文帝不以为忤,反而能够始终对张释之委以重任,显示了一个开明君主的宽容。文帝对法律也作了重大改革,他吸取秦亡教训,废除了以言论治罪的“诽谤妖言法”和一人犯罪、株连家族的“相坐法”。齐人淳于意被判肉刑,其女缇萦请以身代,文帝大为感动,为此废除了肉刑。这一时期的刑法宽简,在历史上是少有的。《汉书・文帝纪》称:“海内殷富。兴于礼义,断狱数百,几致刑措《汉书・景帝纪》称:“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概括汉文帝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文帝改革的特点及影响。

2020-09-29更新 | 13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内战结束后,以克伦威尔为首的清教徒取得了国家政权。此后近20年,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并进行改革,成为19世纪中叶英国教育大变革的预演。议会下令创办了一些新学校,建议每一个大城镇中至少有一所大学或学院,济贫院的孩子每天也要学习2小时。财政拨款18000英镑用于提高教师待遇,减少教师流失甚至紧缺情况。课程设置上,建议学校教授逻辑、修辞、历史、英文、哲学、法律、算术、地理、数学、音乐、天文、诗歌和医药。国家除了资助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感知的重要性,反对死记硬背等思想。但因其教育改革目标过于宏大,加之王政复辟,改革进程很快中断。

——据喻冰峰《清教革命背景下的英国教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教革命期间英国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教革命期间的英国教育改革。
2023-05-01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