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其他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3 题号:803364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逐渐失去对地方财政的控制。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财政经费十分困难。1913年,北洋政府实行税制改革,把全国税种正式划分为国家税和地方税。其中良好税源划为国家税,国家不课税的营业税、消费税、入市税、使用物税、使用人税等划入地方税。并规定:

(1)地方特别税有妨碍国税者,财政部得禁止征收。财政部认为不正当者也有权禁止。

(2)遇有特殊事项须增加附加税的比例时,非财政部认可不得超过已定限制。

(3)地方税的支出分配由地方政府决定,但必须上报国税厅查核。

地方税划定之后,由于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在有限的财力下,首先重视的是地方军队的建设,至于学校、实业则无力顾及,因而徒有虚名。加之地方官员贪污中饱,问题丛生。1914年,袁世凯批准取消分税制,恢复财政集权。

——摘编自赵云旗《中国近代史上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尝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税制改革的特点和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初年税制改革失败的原因。
【知识点】 其他改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晋末年,为躲避战乱,黄河流域“幽冀青并兖五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率过江淮”。据考证,(东晋时)总数约90余万,约占政府领民的1/6。东晋政府没有把南迁侨户编入正式户籍—黄籍,而是编入专为侨户设置的临时户籍—白籍,白籍人不对国家负担租税赋役义务。由于战乱、灾害、暴政,又使不少人被迫成为无土可依、漂离就食的流民。大批流民的长期存在,不只意味着国家租税赋役的减少,更使统治者感到“流民散则转民为盗”的威胁。魏晋南北朝,世家豪族地主阶级对于人口的吞噬能力是非常惊人的,他们占有大量的依附人口,不在政府注册,不对国家负担义务,还千方百计扩大人口,“竞招游食”更是一个重要手段。为了逃避租税赋役,“流民多庇大姓以为客”,成为豪强大族“私附”的“藏户”。东晋南朝之世,几代统治者致力于把侨户、流民实行编户,“土断”入籍,使大批人口纳入国家版籍,由此与世家豪族展开了激烈的人口争夺,在个别时期、个别地区成效较显著,但由于世代豪族地主是历代小朝廷的社会支柱,这就决定了“土断”的实施是有限度的。

——曹文柱《关于东晋南朝时期的“土断”问题》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东晋南朝时期“土断”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土断”的影响。

2018-06-13更新 | 5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国民党建军初期,一度以军为战略单位。“二次北伐”成功和东北易帜之后,蒋介石为裁减军队节约开支和排斥异己的目的,下令着手进行军队整编工作。根据1929年1月召开的全国编遣会议之规定,全国陆军额定为60个师。并统一军制,即以师为战略单位,军为战时指挥机构,平时不设。师按装备和兵源分甲、乙、丙三种:这种编制方案明显有利于蒋介石所直接控制的中央军(都是甲种师),因此遭到了各地方派系的强烈反对。中原大战之后,面对日本的步步紧逼,国民党军的整军工作虽得以重启,但进展很不力。到“一二八”淞沪抗战的发生仅编成了87、88等少数几个师。国民党政府通过“以货易货”方式从德国购得一批武器。利用这批装备,蒋介石组建了20个“调整师”(德械师)。上述编制仅限于蒋介石的中央军系统,各地方实力派的军队仍在编制上各搞一套。尽管如此,若假以时日,这次军事改革仍可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结果。然而,这一进程被日本的全面入侵中止了。

——摘编自李新等编《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军事改革的背景和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党军事改革的影响

2018-01-17更新 | 9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金初推行女真本族的法,到金熙宗时制定金朝第一部成文法典《皇统制》,这是金朝立法之始。金章宗时完成的《泰和律》,标志着金朝立法的完备,此律约有414条,有70%以上不同程度与唐律有关。《大金国志》谓熙宗“新律之行,大抵依效大宋”,而《金史·刑志》则谓“以本朝旧制,兼采隋、唐之制,参辽、宋之法,类以成书”。金律规定子孙犯死罪,而父母和祖父母无人赡养,一般可上请从轻处罚,即使是必须处死的,也由官府承担对犯人的父母或祖父母的赡养。金代帝王也常为祈福免灾而清理讼狱,进行大赦。金代立法阶段与金政权发展的阶段是相适应的。金代法律的内容体现了以女真为统治民族,以汉族为多数的主体民族,包括契丹等族在内的多族的法制,形成具有金朝特点的法制,体现了阶级统治的本质。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金朝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金朝法律改革的影响。
2019-04-03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