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其他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4 题号:80951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初统治者采取“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政策,编户规则也发生了变化。北宋政府将全部居民划分为主户和客户,主户是指有田地、家产并承担国家赋税的有产户,根据常产的多寡将主户划分为五等。客户在唐朝主要是指流亡他乡的客寓民户,北宋政府一并将之编入户籍而不再视为贱民。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规定“自今后客户(佃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客户有了田产,就可以上升为主户。北宋政府还编制了相当数量的特殊户籍。宋真宗年间,将城市坊郭户列为正式户种,包括商贾、手工业者等城市居民,按其资产分为十等,承担不同的赋税和科配。为便于管理和征榷,宋代还设有专门户籍,譬如从事手工业的匠户、从事纺织的机户、从事采茶的园户、从事制盐的灶户等。

——摘编自姜婷婷《宋代户籍制度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户籍制度变革的积极作用。
【知识点】 其他改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朝实行均田制,即在国家占有土地的基础上对百姓和官僚授予一定数额的土地。百姓几年满18岁以上的男丁授田」顷,其中含口分田80亩,永业田20亩;工商业者校田为男丁之半。贵族按爵位授予永业田,从最高100项递降至5顷;官僚从一品到九品,授水业田60项递降至2顷。贵族官僚的永业田可以自由转让或买卖,并享有免除赋税的特权。翌年(646年)元旦, 天皇颁布诏书开始国制改革, 史称“大化改断”。 改新诏书是新践权施行改革的基本纲领,主要内容有4个方西(1)废除皇室和贵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部曲)、收归国家。是为公地公民。对大夫以上高官贵族赐子食封: (2)改革统治机构。建立京师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置关塞、防人(戍边军)及驿站,各置职官;(3)造户籍、计帐赋税薄帐、施行班回收授法。凡田长30步20步为段,10段为时;(4)改革租税制度,施行租庸调新税法。这些些纲领的实施经过了一个个长期的尖锐复杂的斗争过程。

---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均田制的内容和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分析日本大化改新的影响。
2020-05-25更新 | 5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末书院的改革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整顿、改良旧书院:主张裁减旧的诗文词章之学,在保证传统的经史之学的基础上,“兼习算学,凡天文、地舆、农务、兵事,与夫一切有用之学,统归格致之中,分门探索,务臻其奥”。(二)另建新型书院:如上海格致书院,聘请西方学者教授格致之学(即自然科学技术),后分为矿务、电务、测绘、工程、汽机、制造六学,学生可任取某学,逐次讲习。(三)将旧书院改造为新式学堂:始于1896年刑部侍郎李端菜在《请推广学校折》中建议:“令每省每县各改其一院,推广功课,变通章程,以为学堂。”然后再逐渐推广。于1901年8月下令将各地所有书院一律改为学堂。至此,延续千年之久的中国古代书院即告结束,以后虽仍有以书院命名的,但已是属于新教育范畴了。

——摘编自《中国教育史》网络课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书院教育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书院教育的影响。
2017-08-10更新 | 4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材料   汉文帝即位之时“汉兴二十余年”,拥立大臣们如周勃、陈平等人对汉文帝既存期待之心,又有考察之意,随时可以废立皇帝。决策层一方面,“多质(朴实、粗野)少文(文化)”,缺乏“为国远虑”的谋略,另一方面,“皆日天下已安已治矣”,看不到当时社会出现的新矛盾,反对“纷乱诸事”。汉文帝首先废除“诽谤妖言之罪”。他认为,“言者不狂,而择者不明,国之大患”。“闻河南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召以为廷尉”。吴公荐洛阳少年贾谊,“帝召以为博士,一岁中,超迁至太中大夫”。即使贾谊触讳,也不予怪罪。袁盎其父“故为群盗”,其本人曾“为吕禄舍人”,“遇孝文初立,资适逢世”官至中郎将。文帝二年、十五年两次下诏,“举方正贤良能直言极谏者”。纳言与求才并重,成为选才与决策的一种制度。

——摘编自邵金凯《再论汉文帝的“因循”与“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2020-01-29更新 | 1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