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其他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 题号:843576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顺治帝越来越感觉到满汉和谐对维系统治的重要性,决心改变“各衙门奏事,但有满臣未见汉臣”的现象。顺治十六年,他告谕吏部:“向来各衙门印务,俱系满官掌握,以后各部尚书、侍郎及院寺堂官受事在先者,即著掌印,不必分别满汉。尔部即传谕各衙门一体遵行。”

这是自清朝建立以来破天荒的决定,不论实际执行情况如何,汉官权力地位有了明显提高。顺治帝在位期间还一再要求满汉官员和衷共事,要求“凡会议政事,原应满汉公同商榷,斟酌事理,归于至当”,“不拘满汉皆可具稿”,希望不要再出现“满汉两议”的现象。

——摘编自宫保利《清初对江南缙绅的政策及其变化》


(1)根据材料,概括顺治帝处理满汉官员问题的措施。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顺治帝处理满汉官员问题的意义。

【知识点】 其他改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赵武灵王(前325~前299年在位)与肥义谋胡服骑射。国人皆不欲,公子成(赵武灵王的叔父)曰:臣闻中国者,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穿)远方之服,臣愿王熟图之也!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归纳赵武灵王颁布胡服令的目的及其关于服饰的基本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胡服骑射改革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赵武灵王改革的意义。

2018-11-02更新 | 6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材料   隋朝建立后。虽对魏晋以来的官制进行了初步整顿,但仍存在着机构设置不合理、官吏名号重叠、队伍庞大臃肿、品阶制度繁杂混乱等众多问题。因此隋炀帝从大业二年开始,陆续对官制度进行改革。首先,改革之前各级官员任期满四年就可升迁的规定,“制百官不得计考增级。必有德行功能,灼然显著者,擢之”;其次,取消中低级爵位。隋初为笼络人心。授爵过多过滥。隋炀帝“至是唯留王、公、侯三等,余并度之”。即便如此,王、公、侯三等爵位只有子孙立下功勋,才能承袭爵位;第三,改革隋初“前代品爵,皆依旧不降”的旧制度。规定“制魏、周官不得为荫”。不再承认前朝的官位、爵位;第四,精兵简政。裁并州郡,裁汰冗员;第五,增加进士科,正式确定了科举制度,开辟用人新途径。由于隋祚短暂,炀帝对官制改革的效果还没有显示出来,到了唐代这种改革后的制度才得以充分发展,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摘编自李仕权《改革的教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炀帝官制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炀帝官制改革的影响。
2020-07-27更新 | 4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新疆古称西域,汉武帝反击匈奴后,西汉置西域都护府,将该地正式纳入汉朝版图。中央政府就开始在西域进行“屯垦戍边”并历代相沿,其中尤以西汉、唐、清三朝为鼎盛时期。

《西域图志·屯政》记载:自汉代实行募民徙塞下的屯田之法后,“屯政”日升,“凡有军兴,必修屯政”,然而汉唐之屯政,专为养兵,而未能“兵民并济”,“师行则举,师旋则废”。只有清代的屯田“战守兼宜”,更注重对边疆的开发和建设。清朝时期的屯田与收复边疆的战争密不可分。清朝不仅兴办了军屯、民屯和犯屯,而且增加了历史上未有的旗屯、商屯和回屯。由于屯田的迅猛发展,使新疆出现了“农桑辐辏,阡陌成群”的景象。

为了有效地管理屯田,唐中央政府在尚书省工部设屯田司,在各地置“营田使”,管理地方屯田。清代采取“边防与屯政相维”的方针,军屯属军事机关管理,民屯属地方行政机关管理,回屯属维吾尔族地方机关管理。道光帝时期,认真吸取清代以前历代政府长期集中在南疆地区屯垦,造成新疆历史上长期南农北牧局面的教训,在北疆召集流亡,大兴屯田。

1954年10月7日,一个专门从事农业生产建设的兵团组织,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特殊建制——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这是我国自汉、唐以来在边疆民族地区实施屯垦戍边政策的继承与发展,是我国现代屯垦戍边制度的一个伟大创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历代王朝在新疆“屯垦戍边新疆“屯垦戍边”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疆屯垦有哪些积极作用。

2015-05-13更新 | 1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