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 分封制 > 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00 题号:8789618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不断发展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八人。(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二   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

材料三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其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古代早期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秦朝为解决诸侯国问题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有何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封建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

——顾炎武

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予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元代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即陕西行省、甘肃行省、辽阳行省、河南江北行省等,在这十大行政区域之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朝代实行的哪种地方行政制度?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有什么特点?它的实行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创新,结合所学简述其影响。
2019-11-03更新 | 5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历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些制度?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3)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

2017-12-15更新 | 8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国家训传统源远流长。内容上既有一般的家训,更体现为贞节观念的强化、女子家训大量增加、商贾家训繁荣,重视个人风操和民族气节教育;作者既有帝王显宦、学究宿儒,也有普通百姓;形式上既有长篇鸿作,也有箴言、歌诀、训词、铭文、碑刻;方式上既有循循善诱的说理激励,也有家规族法的惩罚条文。……欲使人口繁盛、家世绵长,必须“使子弟佳”,从而徼福避祸。我国古代的士人阶层,或置产、或传学、或立德、或垂训,为“使子弟佳”大费苦心,形诸文字,便形成了一笔丰厚的“家训”遗产。

——摘编自陈延斌《试论明清家训的发展及其教化实践》

材料二   关于西周的历史,罗香林认为:“他(周武王)把过去已被人灭掉的部落或诸侯之国重新建立起来。这在当时,曾得到大众的拥护,是其获得的第一步成功。第二步是完成了对亡殷的防范工作……第三步是以功臣开发边区,‘屏藩王室’而封建诸侯,这使亲亲贤贤的工作也随之成功了。”王玉哲认为:“周武王东征灭商后,曾经进行分封,在黄河流域各地区,广建侯卫……但这次分封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东方还没有平定下来,有些诸侯仍不能赴国……且埋下了政治的隐患。”

——摘编自罗香林《中国民族史》和王玉哲《中国上古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传统家训的主要特征。家训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两位研究者对西周历史的认识。
2019-10-13更新 | 1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