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其他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417 题号:9321373

材料 军户制,是明初在特定人户中实行的一种世袭的、有报酬的兵役制。朱元璋为了保证国家兵役、徭役、田赋以及丁银收入的实现,把居民划分为:民户、军户、匠户、灶户。军户专门承担兵役,士兵享有月粮和布帛钱钞等赏赐。明初,由于军队编制比较混乱,有原来的红巾军、有地主军、有新征兵、有降军(归附军)也有犯罪充军(所谓恩军)等等,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明朝建立后,在元代旧籍册的基础上,由兵部改置军籍勘合,评细开列军户从军来历、调补卫所年月、在营丁口之数,从而建立起新的较为完备的军户制度。军户实行严格的世袭制度,其籍贯单列,由都督府管辖,非经皇帝特许或官至兵部尚书,任何人都不得擅自改籍。军士在营,其职责分为镇守和屯垦,按时轮流,屯田固定上交粮食,以供给守备军及官吏。自京师到郡县,设立卫、所管理,内统于五军都督府,外统于都指挥使司。军户制度使得兵有定籍,兵农合一,屯守兼备,不但保证了兵源,也满足了军队的供给。明代中叶以后,军户制遭到破坏,逐渐为募兵制取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实行军户制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军户制的主要特点及积极作用。
【知识点】 其他改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意义。
2020-04-22更新 | 47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历代官吏俸禄之厚莫过于宋朝,王安石变法时,实行厚禄,以期官吏自重,防止贪污,可以省刑。其俸禄内容有禄粟、职钱和布帛。地方官按职分田18级,按月发俸钱;春秋两季发衣料;每年一次性发粟米……厚禄制度的实行,积极的方面使得官吏们乐于职守,以公报国。然而,官俸过厚超出了人民的承受能力,造成了财政危机,实际上也并未能够制止贪污行为的发生……历代官吏俸禄之薄莫过于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重定文武官岁俸,以九品正从为差,共18级,正一品官禄米1044石,正七品的知县岁俸禄米90石(约合今5440公斤),由于俸禄较薄,使得小官舞弊以救贫,大官贪污以致富,明中叶以后官吏贪污则成了习以为常的政风。

——摘自刘志愚《浅述中国古代官吏“俸禄”》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厚禄制实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两朝俸禄制度的影响。
2017-12-13更新 | 5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奏折是清朝官员向皇帝上呈的机密文书,亦称密折。明朝及清初制度,官员向皇帝奏事,公事用“题本”,私事用“奏本”,两种文书都具有公开性经通政使司阅览、登录,内阁票拟,通常在皇帝审阅之前其内容已为外界知晓,致使上奏人不便畅所欲言,下情不能完全上达,而且往来周转,耽误时间。自康熙时起,开始出现奏折这一新的文书形式,上奏人撰写奏折后不得泄密,不经过其他机构、官员,直达御前。奏折起初的用途,主要是让一些在外公干的近臣汇报地方情况和官民舆论,皇帝阅后在原折上朱批发回,顺便交代新的任务。

雍正帝即位后,进一步扩大奏折的使用范围,规定内外大臣对属于机密、紧急的事务均可先以奏折上闻,然后再写题本作为正式报告。奏折撰写人不仅包括高级官员,一部分中下级官员经皇帝批准后也获得了此项权力。按照雍正的要求,他们对政务利弊、吏治勤惰、上下级官员及同僚品行、百姓生计、地方风俗各方面事务,凡有重要问题,不必等到完全核实,即可先在奏折中“风闻”上报。为加强保密性,对奏折的缮写、呈递过程都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如有违犯要受到严厉处分。这样奏折逐渐成为清朝最重要的官文书,题本、奏本则变成例行公事。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从康熙到雍正时期奏折制度的主要变化。
(2)依据材料,简析奏折制度的作用。
2015-08-21更新 | 2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