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宗教改革 >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2 题号:9457868

材料一   帝(孝文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昊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二   马丁路德另一个突出的贡献是于1522年将《圣经》翻译成德文,对整个德意志民族语言产生重大影响。它使基督教新教徒团结在马丁路德翻译的《圣经》的周围,而且还在被方言分开的德意志各邦地区规定了一种被所有的德意志人都运用的统一语言,增进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同一感

——宋志轶《德意志文化教育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语言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
(2)结合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分析他翻译德文《圣经》的原因。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孝文帝和马丁路德语言改革在性质上的不同点和作用上的相似性。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借古喻今”的含义及文艺复兴这样做的原因。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并据此分析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材料三 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审视启蒙运动。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追随者对他们所继承的那个世界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另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倡导者试图为更为清晰可靠的理解这些问题奠定充分基础。总之,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的。

——摘编自《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3)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的”,分析这种“大破大立”对欧美政治文明的影响。

材料四 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选集》中文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启蒙运动在内容上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的。
2020-06-01更新 | 9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地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

材料二   下面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材料三   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   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依据材料一命题的认识。
(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特征?
2019-11-23更新 | 12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同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又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代表的思想肯定人性与人的价值。发展人的开性,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伊拉斯误也反对将人划分为与其他动物等同的科学研究对象。因为在这种科学观的视角下,人和动物一样是试验品。

——摘编自《伊拉斯谟: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公共知识分子》

材料二   15171031日,马丁.路德以学术争论的方式在维登堡城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出了“欢迎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论纲认为:告解圣事的中心是悔改,而不是向神父认算,内身的苦修和禁政,若无内心的忏梅便毫无用处。上帝和他的信徒是一对亲密的伴侣。他们之间不需要任何第三者。电

材料三   伏尔泰认为,只有“好的法律”才能维护自由。但法律只能惩处“公开的罪行”,对那些“隐蔽的罪行”却无能为力,对此,“制裁之道,唯有宗教”。他认为,最好的政府必须尽可能保护每个人的这个天热礼物自由”,他希望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度(他喻之为“椰子")作为一个典范在全世界“试种”和推行。他认为,真正的平等是只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每个公民“对自由、对财产所有权、对受法律保护享有平等权利”。

——摘编自卢少鹏(历史视野下的启蒙论伏尔泰的自由观》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特征,伊拉斯谈的思想是怎样体现这一特征的?
(2)概括材料二中马丁.路德的主要主张。这些主张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伏尔泰的主要思想并说明其实践意义。
2022-08-14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