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一战的背景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25 题号:978967
在世界大战的激烈厮杀背后,经济往往扮演着特殊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材料二:军火制造不仅提供了想象中的安全,还提供了就业机会。例如:美国的失业人数直到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开始重整军备时才大大减少。同样,希特勒因实行庞大的重整军备的计划,才迅速解决了他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各企业问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希特勒之所以能最成功地使其国家摆脱经济萧条,是因为他在其国家的备战方面做得最彻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930—1938年大国国防开支(以当时百万美元为单位)

日本
意大利
德国
英国
法国
美国
1930
218
266
162
512
498
699
1933
183
351
452
333
524
570
1934
292
455
709
540
707
803
1935
300
966
1607
646
867
806
1936
313
1149
2332
892
995
932
1937
940
1235
3298
1245
890
1032
1938
1740
746
7415
1863
919
1131


——根据《大国崛起》相关数据整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对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提出了什么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前市场经济出现的“运行故障”有何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主要大国的国防开支呈现怎样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30年代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
(4)鉴于二战的巨大损失,为缓解“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矛盾”的需要,二战后初期,西方各主要国家经济政策出现了怎样的调整?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20世纪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1中欧洲政治格局有何特点?造成这一格局的基本矛盾有哪些?比较上面二图指出同盟国内部有何重大变化?说明了什么?
(2)据图2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从图中可以看出,同盟国作战面临的最不利条件是什么?有何影响?
2016-11-27更新 | 102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材料 早在1905年德国陆军元帅施里芬在其担任总参谋长期间就制定了未来德国东西两线作战的战争计划。施里芬设想德国在未来战争中的两线作战是不可避免的。在两线作战中,应集中优势兵力在西线,而只用少数兵力牵制俄军,西线又应分左右两翼,左翼仅以少数兵力守住德国洛林一带防线,而以强大的右翼越过比利时和卢森堡,冲入法国北部,然后南下绕过巴黎西方和南方,压逼法军主力到巴黎以东一带加以歼灭。对法军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再全力转入东线打败俄国。这个计划中,德国准备在六个星期内取得西线胜利,三至四个月的时间结束整个战争。“施里芬计划”低估了俄军和法军的动员与作战能力,也未估计到比利时军队的顽强抵抗和英国远征军会很快参战,因而注定要失败。

——摘编自唐贤兴《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概括德国“施里芬计划”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制定“施里芬计划”呈现上述特点的原因。
2022-02-14更新 | 5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2015年,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如果德国认为更大的物质权力优势、更广阔的领土范围、神圣不可侵犯的边疆以及海上的绝对优势,是实现思想和道德上之领导地位必需的前提……那么英国一定会认为,德国肯定将力图削弱任何竞争对手的实力……其最终目的则是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

——[英]艾尔·克劳《关于英国与法德两国关系现状的备忘录》(1907年)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英国为何担忧德国“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说明英国应对的举措及其结果。
2019-03-01更新 | 1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