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河南 七年级 期末 2024-01-30 6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较易(0.85)
1.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万物皆有灵,课本深情。打开初中的语文教材,就像走进了活泼的动物乐园:课本里有驮着牛郎织女来往的牛儿;课本里有鸟儿鸣,呼朋引伴地卖清脆的喉咙,唱出的宛转曲子;课本里有挖洞的后狼、假的前狼,形象惟妙惟肖,场面惊心动魄;课本里也有鲁迅写不尽的黄蜂、叫天子、油蛉、蟋shuài)们,这是他散文集《朝花夕拾》里回味的快乐;在科研的精神家园,他匍着让小凫视他为母亲,他仰天学鹦鹉啼叫使可可)冲而下,这是康拉德·劳伦兹作为生物学家研究的快乐。语文课本里记下了这些说不够的关爱与智慧,诉不完的厚谊与深情。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yù hé lòng wèi fǔ
B.yùn hé nòng wèi jī
C.yùn hé nong mèi fú
D.yù hè lòng mèi jī

(2)根据拼音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
____________
2024-01-3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将下列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______,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象;______,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______,教会我寓情于物的感观;______,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______,美化我独抒性灵的意象。

①是跌宕起伏的戏剧②是天真无邪的童话③是优雅闲适的散文④是情节曲折的小说⑤是意韵深远的诗歌
A.⑤③①④②B.③①④⑤②C.②④③①⑤D.④③②①⑤
2023-10-03更新 | 435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3届江苏扬州扬中教育集团树人学校初三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不法分子散布了许多骇人听闻的谣言,妄图扰乱人心。
B.我们班的同学来自市内不同的小学,大家的英语口语水平参差不齐
C.这些矛盾处理好了,笔画和偏旁就能各得其所,整个字就会成为和谐完整的统一体。
D.月球表面发出银白色的光芒,而天空却黑茫茫一片,跟地球大相径庭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较易(0.85)
4. 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主题古诗文名句
壮怀“①________,②________”,窗外肆虐的风雨声,化为陆游为国征战的铁骑踏冰之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刘禹锡用“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明丽秋景引出“③________”的豪迈诗情(刘禹锡《秋词(其一)》)。
乡愁羁旅在外,故乡是人们永恒的想念,马致远的一句“夕阳西下,④________”(《天净沙·秋思》),则把游子的羁旅之苦写得肝肠寸断;王湾客路行舟,运用设问“⑤_______?⑥________”(《次北固山下》),抒发自己浓浓的乡愁。
善学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缺点,善于向他人学习,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⑦________,⑧________。”
2024-01-3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5. 综合性学习。
2023年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调查读书现状

读书现状调查表

调查项目学段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
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1.5小时1.2小时0.5小时
经典书在阅读中所占比重27.8%35.8%45.6%
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活动二】小小辩论赛
常言道: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识。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认为开卷未必有益。就上述两种不同的观点,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3)【活动三】“读书活动宣传”
为了鼓励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某同学写了一段宣传语。宣传语中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帮他提出修改意见。

读书,应成为同学们成长路上的风景线,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更多充当示范者、感染者,发挥示范引领,让同学们在阅读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学习和效仿,从而能够主动去拿书阅读,进而沉浸并爱上阅读。

修改意见:_______
2024-01-2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回避父亲的目光

陈柏清

①我父亲年轻的时候做过侦察兵,退伍后从事刑侦工作,是一名出色的侦查员。作为老幺的我,从有记忆开始,他便不再年轻。眼角的鱼尾纹很深,眼睑也不那么清晰平展,但目光明亮,不是年轻的那种澄澈的,小溪般的明亮,而是有一种剑锋锐利的雪亮。眉毛不是很浓密,但右眼有两根长寿眉垂下来,犹如护法,使眼神越发得威严。他的同事,朋友,熟人都说他的目光很厉害,似乎能杀人。父亲自己也很引以为傲,他给我们讲过去的战斗故事,就着重提到自己的目光。一次,父亲抓到三个俘虏,在等待增援时,他两天两夜未敢合眼。第三天一个俘虏想要逃跑,父亲一个当桥断喝加刀子样的目光,那个俘虏就立刻被吓得屁滚尿流地趴下了。

②每当这时,父亲的眼里放着光,就好像身临其境,而我,也会再次感受到父亲目光的杀气,崇拜中带着点恐惧。但父亲的目光不总是凌厉刺人,也有平静如水的时候。父亲对孩子大多时候都是慈爱的,眼神含着笑意,像一潭温暖的湖。但也有严厉的时候,比如我们犯了错误,这时我最怕的就是父亲的目光。

③那时我上三年级,有一天下午闲课,上学的途中,几个小伙伴一商量,就跑到学校后山去摘山枣。本来以为就我们几个,谁承想班里好多同学跟我们一样想法,上课时班里就剩几个同学,结果可想而知,逃课的学生家长都被请到了学校。父亲认领了我,带着我回家,我心里害怕得很。到了家里,父亲坐在椅子上,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慢吞吞地喝着,我站在地中间,不敢看他,虽然最后他只说了句,“下回注意,学生也要有组织有纪律”,可是我已经感受到他的目光在我的头顶刮了好几阵旋风。这是我有记忆以来,第一次回避父亲的目光。

④第二次是上大学,我突发阑尾炎,半夜被同学送到医院,父亲由于一个案子,身在外地,不能赶过来,就由老师签字做了手术。那时年轻,不谙世事,心里不能寄存委屈和痛苦,对别人的立场考虑得也不多,总之,觉得世界似乎应该以我为中心,虽然毫无理由。等到父亲第二天下午赶过来时,我除了伤口,心也觉得疼,觉得父亲对我不够爱。听见父亲在病房外跟人打听,我假装睡着,闭上眼睛。陪护的同学要喊我,他急忙制止,说:“一定疼得累了,快让她睡会儿。”这句话引发了心里的委屈,我鼻子一酸,急忙悄悄侧过头,泪水从闭着的眼睛往外淌。在他跟同学小声询问病情时,我的泪已把枕头打湿了一大片。父亲只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还得赶紧赶回去处理案子。临走他掖了掖我的被角,又摸了摸我的脚,说挂水凉,请同学帮我买个热水袋。又摸了摸我的脸,摸到我的泪水,我感觉他的目光在我脸上身上慈爱又难过地逡巡,但是我死死地闭着眼睛,没有睁开。

⑤父亲走出病房,我放声哭起来。同学劝我,“你爸爸好像……挺难过的,你这样,他心里一定很难受。”我哭得更厉害了,因为我想,是啊,我回避了父亲想要用目光表达的关爱,他看到的是闭着眼不愿与他交流的女儿,就像看到了一潭死水,心里一定很难过。

⑥父亲84岁那年,生了病住院,也不是很严重,就是咳喘,我的到来,使父亲开心得像个孩子,病好了大半。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第三天要返回,临走时去医院看他,我拉住父亲的手,叮嘱他配合治疗,好好吃东西。他的目光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别处,眼神早已没了从前的犀利,但也依然明亮。他嘴上催着我快走,说路途遥远,不要耽搁,但眼神里却是不舍。我站起身时,垂下眼睑,回避了他望向我的目光,我怕接收到那深深的留恋,无法离开。谁知这一次分别,铸成了终生的遗憾,父亲于第二天凌晨便永远离开了我们。

⑦面对父亲僵硬的身体,紧闭的眼睛,我知道再也无法回应他目光里的慈爱、严厉,甚至孱弱。任多少泪水也无法挽回,这是深深的无法弥补的过错。现在想起父亲的音容笑貌,最先想起的,仍然是他不同寻常的目光,还有那无法抹去的三次回避。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9年第8期)

6.文章写了“我”三次回避父亲的目光,请按要求填空。
次数回避了什么样的目光回避的原因
第一次害怕父亲会打骂。
第二次阑尾炎住院,父亲因为案子没有及时赶来,“我" 回避了父亲想要用目光表达的关爱。
第三次
7.第一段插入“给我们讲过去的战斗故事,就着重提到自己的目光”的用意是什么?
8.文中多次写“泪水”,请结合句意解释下面“泪水”的含义。
(1)我鼻子一酸,急忙悄悄侧过头,泪水从闭着的眼睛往出淌。
(3)任多少泪水也无法挽回,这是深深的无法弥补的过错。
9.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鸡蛋的况味

程华

①最爱吃鸡蛋。肉末蒸蛋、番茄炒蛋、荷包蛋……几乎所有吃法都能成功勾起我的食欲。

②小时候,能有几个鸡蛋吃绝对是令人艳羡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每天清晨,我都在附近农村广播的高分贝喧闹中醒来。眼闭着,母亲熟悉的气息氤氲(yīnyūn)而至。睁开眼,一只白水煮鸡蛋已热腾腾地摆在面前:乖,把鸡蛋吃了,妈妈上班去了啊!于是爬起来,洗漱,吃完鸡蛋,背书包上学。另一只鸡蛋,是留给弟弟的。父母只吃厂里食堂的黑面馒头、稀饭,运气好的话或许会有包子,不过包子里没肉,只有切碎的大白菜。

③七八岁时,我莫名其妙得了急性黄疸型肝炎,住了院。起初,母亲每天下班后挤一个多小时班车来照顾我。等病情好些后,她便隔天过来一次,每次都端一只大碗,里面装着几只白水煮蛋。

④我照例心安理得享用了。有时一口气能吃三个。隔壁两个小病号常倚门一边偷看一边流口水。有一次,给我抽血的医生说:你妈妈对你比对你弟弟还要好。我问她:你怎么知道?她说:为保证你的营养,你弟弟一个月都没鸡蛋吃了呀。

⑤虽然那时还小,但已开始懂事。望着手里没吃完的鸡蛋,我突然吃不下了。不知是内疚还是真的吃多了,从那以后,每次吃煮蛋我都有些喉咙发哽,总觉得自己不该霸占了弟弟那一份。

⑥母亲看我不怎么吃,着急起来,开始改变烹调方法,拿酱油、八角、生姜等加水卤了给我吃。毕竟是小孩子,哪经得住那香味的引诱,很快又胃口大开。

⑦住院两个月,不晓得有多少个鸡蛋下了肚。病愈出院后,我渐渐地再也不想吃这种整蛋了。母亲一边数落我身在福中不知福,一边继续改进烹调方式,绞尽脑汁地想让我多吃些。也是,除了鸡蛋,那时还能吃上什么营养一点的东西呢?

⑧八十年代,我读高中了,能吃的东西开始多起来,鸡蛋也不算什么稀罕物了。母亲研制的拿手菜虎皮鸡蛋开始有了用武之地。这菜美味但特别耗料,一盘成菜至少得用上五六只鸡蛋,做法稍嫌费事,但不难。生鸡蛋几只,丢开水锅里煮熟,捞起,剥壳,一刀对剖两块。接着坐锅烧油至青烟飘起,把鸡蛋一块块炸至金黄,捞出装盘摆成一圈儿。再将酱油、醋、少许白糖、花椒面、味精与麻油放碗里搅匀,加入剁碎的姜蒜后均匀淋在鸡蛋上面,最后撒上切细的葱花。

但见鸡蛋金黄如斑斓虎皮,葱花嫩绿似三月柳,黄黄绿绿怎一个养眼了得!一口咬下去,蛋皮炸得香香的,里面咬着嫩嫩的,味道咸鲜回甜又裹着一股子麻辣,我一口气能吃七八块。

⑩从高中到大学,从单身到婚后,这道菜从未吃厌过。如今,儿子和我一样爱吃这道菜。有时家里没鸡蛋了,也不用去超市,他自己会跑到小区里的自动售货机上去买,很方便。蛋是绿色有机蛋,味道不错。

⑪儿子那吃相颇有我当年的风范,吃着嘴里的,眼睛盯着盘里的,要不要这么饿痨饿相,又不是饥荒年月。我望着他,啼笑皆非。

⑫是啊,如今什么买不到啊!想来儿子这副馋相,不过是饥饿的自然反应,是对妈妈味道的真心认同。而对于我来说呢?母爱的醇厚,岁月的况味,尽皆交织于一只小小的鸡蛋身上了。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0.文章以“鸡蛋的况味”为题有什么妙处?
11.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但见鸡蛋金黄如斑斓虎皮,葱花嫩绿似三月柳梢,黄黄绿绿怎一个养眼了得!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
12.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2024-01-3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旦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

唐先生曰:最是‘静’字功夫要紧。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 总是要静。自窥所病,只是好动不好静。先生两言,盖对症下药也。务当力求主静,使内心清明如日之升也,即此以求其持久,即所谓缉熙也。若知此而不行,真暴弃矣,真小人矣!

(节选自《曾国藩全集·日记》,有删改,


【注释】①密:周密,深入。②余:我。③盖:就。④务当:务必,一定要。⑤主:主张,提倡。⑥缉熙:光明,指希望。⑦暴弃:自暴自弃。⑧小人:自己鄙视自己的人。
13.解词——完成文言词汇整理单。
原文语句释义方法(供参考)解释加点字
非学无以广【语境推断】不学习就不能(     )才干(1)________
身也不密【课内参考】吾日三吾身(2)________
见理也不【查阅字典】①明亮。②明白,清楚。③明确。④证明。(3)________(填序号)

14.观句——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5.品文——“归根曰静”,作为古老的中国哲学,“静”一直备受推崇。【甲】【乙】两文都特别重视“静”,由【甲】文__________(原文)可知,“静”是学习的基础;【乙】文________(原文)表明,“静”是省心明理的前提。
16.探情——感叹号常用来传达强烈的情感。请结合【甲】【乙】两文划波浪线的句子,说说其中的感叹号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2024-01-3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7.请从炼字角度赏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8.“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诗人想象了怎样的情景?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024-01-3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八、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19. 《朝花夕拾》中人物众多,作者对他们的态度也各不相同。请从下面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人,结合相关内容,分析作者对他们的态度。
①衍太太   ②范爱农
2022-04-04更新 | 23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考模拟(一调)语文试题

九、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0. 有人说,《西游记》中的沙僧才能平庸,在战妖斗魔的过程中,他发挥不了多大作用。你是怎样认为的?请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你的看法。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1. 契诃夫说:要是我有心给自己定做一个戒指,我就会选这样一句话刻在我的戒指上:‘任何事情都不会过去。’我相信任何事情都不会不留痕迹地过去,我们所走过的最小的一步都会影响现在的、将来的生活。

——选自《读者》2023年第1期“言论”


请以“我所走过的那一小步”为题目,完成作文。
要求:①联系生活体验;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⑤不少于600字。
2024-01-3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2. 往事如风,过往的生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记忆?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畅快,还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愁绪?……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是否有那么一阵风,吹过你的心间,给你留下无尽的感悟和回味。


哪些人、哪些事、哪个时刻让你情动于中,请你写下来与大家分享。请以“风吹过,留下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④不少于600字。
2024-01-3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选择题
2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语言表达
1
名著阅读
1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0.85注音  根据拼音写汉字
二、选择题
20.65衔接与排序
30.85成语和熟语
三、名句名篇默写
40.8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四、综合性学习
5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图表类  辩论词
五、现代文阅读
6-90.4散文
10-120.4散文
六、文言文阅读
13-160.4诸葛亮(181-234)  议论说理类对比阅读
七、诗歌鉴赏
17-180.4李商隐(813-858)  诗歌鉴赏
八、语言表达
190.65鲁迅(1881-1936)  《朝花夕拾》
九、名著阅读
200.65吴承恩(1507-1582)  《西游记》  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十、作文
210.4全命题作文
220.1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