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学期 第四单元第15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
全国 八年级 课后作业 2018-12-06 46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1. 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         (奔驰 奔跑),         (映 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淙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kěn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配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liàn的语言的         精华 精粹)。


(1)根据拼音写汉字。
开kěn(                           锤liàn(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改为                                      改为         
(3)请从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2018-12-06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学期 第四单元第15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车上的乘客有的热情地聊着天,有的看着电子书,有的恹恹欲睡……
B.我喜欢无边无垠的大草原。
C.小明平时数学成绩很差,这次考试竟然
D.台风“莫兰蒂”给广东沿海地区造成了严重影响,但广大人民坚强不屈,勇敢面对,积极行动,保护家园。
2018-12-06更新 | 593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学期 第四单元第15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

三、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 请将下列句子组成语言连贯的一段话,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写在括号内。

①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

②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

③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

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

⑤郑板桥一生爱画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

正确的句序是:(     )
2023-12-31更新 | 102次组卷 | 3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暑假作业检测语文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4. 填空。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_________,原名_________,字_________,作家、社会活动家。他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短篇小说《_________》等。本文的体裁是_________,“礼赞”含有_________之意。

2018-11-28更新 | 31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学期 第四单元第15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

四、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直抒胸臆,点明题旨——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领起全文。
B.第二段转写黄上高原的景色,与白杨树的关系不大,与赞杨白杨树“不平凡”的内容不协调,可以删去。
C.第三段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D.第七段先用欲杨先抑的手法,赞美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然后用排比句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018-11-28更新 | 44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学期 第四单元第15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6. 本文采用象征手法,勾画了白杨树的外形特征,突出了白杨树不平的形象,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中华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2018-12-06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学期 第四单元第15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它没有婆婆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7.选文中的白杨树具有什么特征?(用原文回答)
8.选文开头三句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这与后文矛盾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9.文中画线句子的顺序能调换吗?为什么?如果改为陈述句,表达效果好吗?请说明理由
2018-12-06更新 | 290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学期 第四单元第15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一棵小白杨

朱金平

①“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②一路听着这首耳熟能详的军旅歌曲,我们的越野吉普车向着西北边陲的小白杨哨所奔去。那个在歌声中被传唱了多年的北疆哨所,最标准的名称是:塔斯提边防连。

③远远望去,矗立在一座山岗上的小白杨哨所,在逶迤高耸的雪山映衬下显得那么不起眼。

④身着迷彩服的哨所四班长王克怀,见面就给我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⑤十八岁那年,新兵训练刚结束,他就和十八位新战友乘坐一辆卡车,唱着那首脍炙人口的《小白杨》,向边境线上的小白杨哨所驶去。哨所矗立在一座陡峭的山顶上,四周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卡车喘着气怎么也上不去。大家下车使劲去推,车子还是爬不动,无奈中他们又返回了营部。三天后,他们再次出发,谁知融化的冰雪在山下通往哨所的小路上划出一道七八米宽的口子,冰块和着泥水汹涌奔流,载着他们的卡车又打道回府了。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此时,连队在冬天里已被冻裂的水管还没来得及维修,他们上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十里外的河里挑水回来用。洗脸、洗衣服,都是冰凉的雪水,小伙子们的手很快就被冻肿了。大雪封山,连队官兵吃不上新鲜蔬菜。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王克怀起初一颗火热的心似乎被冰水浇凉了。

⑥连队组织新兵来到那棵小白杨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求大家向哨所的前辈学习,以苦为荣、乐守边疆。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又充满了力量。

⑦打枪,是每个军人的基本功。但边防连主要的职责是站岗、巡逻、执勤,对打枪的要求并没有步兵连那么高。可王克怀不这么想:既然来当兵,就要当一个精武的兵。20145月,边防团组织各连进行步枪射击考核,王克怀与战友一起进行一百米射击考核。随着一阵枪响,报靶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举靶高喊:“王克怀,五十环!”小白杨哨所自1962年组建以来,在正式考核时还没有人打出过五十环。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领导当即给王克怀戴上了大红花,一片喜悦的红云飞过小伙子的脸颊。

⑧作为一个班长,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他把自己的射击经验耐心地教给班里的全体战士。他带领的四班在上级组织的一次次射击比赛考核中也一次次名列前茅。

⑨几年后,王克怀当爸爸了。为了能靠爱人更近一点,他的妻子放弃了收入不菲的工作,带着孩子搬到离哨所六十多公里远的县城,与人合租了一套民房住下。这样,母子俩几个月就能和王克怀见上一次面。

⑩三岁多的儿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亲和军营的熏陶,对哨所有种天然的亲密感。一天早上,刚来哨所的儿子,听到起床的哨音,像爸爸一样,咚地一下跳下床,光着一双小脚就冲出门,要跟着爸爸出操,妈妈再拉也不行。于是,在连队出操的队伍后面,跟着一根“小尾巴”,嘴里还喊着“一二一”的口令……

王克怀的父亲是一个从不流泪的铁汉子,当看到儿子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驻守边防的一个个镜头,不禁老泪纵横:“没想到这娃子,在部队里变得那么能干、那么有出息……还是部队锻炼人、出息人啊!”

离开哨所前,我们去参观那棵小白杨。

1982年,连里一个战士探亲带回十棵小白杨,栽种在哨所旁,最终成活了这一棵。如今,这棵小白杨已经长成大白杨。其洁白的身躯挺立在天地间,一根根枝杈向上蓬勃地伸展着,显得那么伟岸、质朴、纯洁。

这棵高大的白杨树旁,还生长着一棵个头稍矮的白杨。指导员说这是那棵白杨树根上冒出来的子母树。

看着眼前普通而实在是不平凡的小白杨,《小白杨》优美的歌声仿佛在耳边再次响起,“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摘编自2017年5月10日《人民日报》)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克怀是中国千千万万不畏艰难、忠于祖国的边防军人群体形象的典型代表。
B.王克怀认识到“一花独放不是春”,带领的四班在射击比赛中一次次名列前茅。
C.文章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如,妻子的事迹详写,战士探亲带回小白杨的是略写。
D.受到小白杨精神的触动,“我们”被深深地感染,离别前专门去参观那颗小白杨。
11.王克怀从一名新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班长,其间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简要概括。
12.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句子中,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核组组长、团政委带人现场反复验靶,确认王克怀这一成绩”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写王克怀儿子的举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4.文章以“一棵小白杨”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七、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15.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严冬里,白杨树迎着霜刀雪剑,依然伫立在寒冷的黄土地上,枝枝傲骨,树树无字,树树有声。而此时,贵族的花草,却在暖房里,接受着送到叶面和根部的养料,懒洋洋地打发着没有血色的日子。

材料二   白杨树生长在西北高原,耐严寒,零下40摄氏度的条件下无冻害。抗风、抗病虫害能力强。寿命达九十年以上。它可作庭荫树、行道树,丛植于草坪,还可作固沙、保土、护岩、固堤及荒沙造林树种。


(1)请根据白杨树的相关材料对出下联。
上联:观翠竹仰慕谦逊品节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杨树在西北是一种很普通的树,为什么人们要赞美它呢?请根据材料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16. 请你展开联想,运用象征手法写一段话,赞颂生活中你最喜欢的一种事物。(150字左右)
2018-12-06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学期 第四单元第15课《白杨礼赞》同步练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综合性学习
3
选择题
2
填空题
2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综合性学习
10.65字音  字形  词义辨析
60.65茅盾(1896-1981)  散文
150.65文段综合  对联
二、选择题
20.65一般词语  成语和熟语
50.65中国现当代作者  散文
三、填空题
30.65衔接与排序
40.65文学常识综合
四、现代文阅读
7-90.65茅盾(1896-1981)  散文
10-140.4散文
五、作文
160.65人与自然  哲理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