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汕尾陆丰市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目标检测语文试题
广东 九年级 单元测试 2020-05-14 74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 根据课文用正楷字默写。
(1)兔从狗窦入,__________________。(《十五从军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年少万兜鍪,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__________________。(《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中,触发作者怀古忧思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默写完整。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5-14更新 | 49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陆丰市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目标检测语文试题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 解释下面句子加点词语的意思。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 (2)遂许先帝以驱驰 (            )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2020-05-13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陆丰市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目标检测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3. 下列句子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翻译: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给予上等奖赏。
B.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翻译:这是臣子对您的忠诚。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C.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翻译:后来(先帝)一直衰败,就在(这)兵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这)危难急迫的关头(我)接受了使命。
D.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翻译:这是不可以停止的事情吗?(如果不停止)这叫作丧失了他的天性。
2020-05-14更新 | 28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陆丰市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目标检测语文试题

四、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4. 阅读下面短文,用“∕”给划线句子断句,每小题限划三处

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于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1)苏 秦 闻 之 而 惭 自 伤 乃 闭 室 不 出 出 其 书 遍 观 之。
(2)求 说 周 显 王 显 王 左 右 素 习 知 苏 秦 皆 少 之 弗 信。
2020-05-13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陆丰市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目标检测语文试题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名校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通过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因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5字。
_________
(2)根据材料内容,以“皮影戏”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难(0.4)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克,公问其故(     )          (2)小信未(     )
(3)弗敢(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把鲁庄公和曹刿在作战指挥上作了描述:鲁庄公“将鼓”“将驰”,表现出他不察敌情、急躁冒进;曹刿用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表现他临阵从容,善于把握战机。
B.全文紧扣“论战”来写,详细地描写了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目的是突出他的“远谋”。对于“从战”“克敌”及战争双方的对峙与交锋等则采用略写。
C.从乡人的话“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和鲁庄公的话“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看来,鲁庄公已经在政治上深得民心,深得百姓的信任。
D.“既克,公问其故”这一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克”而不知“其故”,足见鲁庄公完全不懂军事,既印证开头说的“肉食者鄙”,又引出曹刿战后的论述。
2020-05-14更新 | 39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汕尾陆丰市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目标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难(0.4)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咎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此诚危急存亡之(      )     (2)耕于南阳(      )
(3)以为宫中之事(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1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言辞恳切,“报先帝而忠陛下”之情贯穿全篇。作者情之所至,心之所想,皆笔之所写,形成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不失臣子身份又切合长辈口吻。
B.作者叙述“受命以来”的心情和行动,说明自己以先帝为念,深感使命重大。既能打动后主,又有利于说服不同意见的人。
C.诸葛亮在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中,广开言路最为重要,因为只有“咎诹善道,察纳雅言”,方能集思广益,以德治国。
D.全文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在议论和叙事中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如文中的提建议,荐贤才、讲身世,谈经历,都是寓情于议,寓情于叙,感情真挚。
2020-05-14更新 | 3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陆丰市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目标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难(0.4)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2.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思。
(1)王之甚矣(           )       (2)能谤于市朝(         )
(3)寡人之耳者(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2)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剪裁巧妙,详略得当。略写了邹忌与妻、妾、客的对话、比美后的反思、以及入朝进谏的内容;详写了齐威王纳谏的态度及纳谏的效果。
B.邹忌通过与徐公比美的切身经历,明白了妻、妾、客三种回答各有不同的原因,以此作为劝谏的切入点和有力论据,有利于劝谏的顺利推进。
C.“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说明了邹忌善于自省,不易被别人的美言迷惑,引出下文向齐王进谏。
D.齐威王接受纳谏后,国内的情况是“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场面热闹,取得成效;国外的情况是燕、赵、韩、魏“皆朝于齐”,使齐国达到了“战胜于朝廷”的目的。
2020-05-14更新 | 34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汕尾陆丰市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目标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难(0.4)

岳阳楼记(节选)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5.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思。
(1)斯人,吾谁与归(           )     (2)樯楫摧(          )
(3)异二者之为(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骈散结合、长段交错是本文形式上的一大特色。文中的骈偶短句辞藻华丽、音韵和谐,为叙议抒情添彩;单行散句抑扬顿挫、富于变化,为写景状物增色。
B.“去国怀乡,忧谗畏讥”高度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高度概括了迁客骚人的“喜”,这两种情怀与“古仁人”对比鲜明。
C.文末“嗟乎”开始,引发作者的抒情议论,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之后,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更高的思想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都是抒情散文,前者提出“后天下之乐”的思想,后者表达“与民同乐”的思想,这两种思想境界都是积极向上的。
2020-05-14更新 | 47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陆丰市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目标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难(0.4)

醉翁亭记(节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褛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8.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思。
(1)泉香而酒(             )        (2)山肴野(              )
(3)树林阴(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语言抑扬顿挫,铿锵悦耳且生动精炼,写景时,动静结合,而且前有伏笔,后有呼应,虽是散文,但借用了诗的语言表现形式,散中有整,参差多变。
B.太守的“醉”是为宴酣之乐,与民同乐而醉,更是为山水之乐而醉。“醉”既照应了上文太守“醉翁”的自号,又开启下文,点明太守“醉”“乐”的原因和内容。
C.第一段的朝暮之景,各尽其妙而又互为照应,静态的描写因为“日出”“云归”,又体现了动感,丰富了表现力;四季之景,抓住春花、夏木、秋霜、冬水的特点来写,富于变化。
D.本文通过对醉翁亭周围秀丽环境的描写和对宴游之乐的描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1. 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自我反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
请以“不该丢失的             ”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叙写个人经历,也可以就此发表你的看法、抒发你的感情等。
提示与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19-01-30更新 | 3542次组卷 | 74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

八、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卫南之战

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入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

(选自《宋史》)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使其铁骑夜袭吾军∕以咨之B.不敢出兵∕不敢出一言以
C.泽敌众十余倍于我∕而其长曾不盈寸D.今一战而出其不∕ 鸣之而不能通其
23.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无 不 一 当 百 斩 首 数 千 级 金 人 大 败 退 却 数 十 余 里。
2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宗泽在卫南之战中取胜的原因。
2020-05-14更新 | 31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陆丰市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目标检测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填空题
2
选择题
1
综合性学习
1
文言文阅读
6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二、填空题
20.65文言实词
40.65文言文断句
三、选择题
30.65文言文翻译
四、综合性学习
50.4修辞手法  提炼与概括
五、文言文阅读
6-80.4左丘明(前556-前451)  历史事件类课内阅读
9-110.4诸葛亮(181-234)  议论说理类课内阅读
12-140.4刘向(约前77-前6)  历史事件类课内阅读
15-170.4范仲淹(989-1052)  山水游记类课内阅读
18-200.4欧阳修(1007-1072)  山水游记类课内阅读
22-240.4其他元代作家  历史事件类课外阅读
六、作文
21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