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周敦颐(1017-1073)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81 题号:10792021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参照示例,写出含有下面加点字(意思保持不变)的成语。
示例:湮于沙上 (湮没无闻)
A陶后有闻(                )               B香远(              )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A.花君子者也     一老河兵闻B.李唐来       钱孔入
C.濯清涟不妖     康肃笑遣之D.乎众矣       秋色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选出对文章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A.说,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B.本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及对追名逐利世风的厌恶。
C.本文在语言风格上骈散结合,但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D.本文赋予莲丰富的象征意味,“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态气质。
5.孟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点与本文作者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观点,你更认同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④也。

(节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丙】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徙知南昌,南昌人皆曰:是能辨分宁狱者,吾属得所诉矣。富家大姓、黠吏恶少,惴惴焉不独以得罪于令为忧,而又以污秽善政为耻。历合州判官,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部使者赵抃惑于谮口,临之甚威,敦颐处之超然,通判虔州,抃守虔,熟视其所为,乃大悟,执其手曰:吾几失君矣,今而后乃知周茂叔也。

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节选自《宋史·周敦颐传》


(注)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不见: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
B.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
C.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
D.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不枝:名词,藤蔓
B.可爱者甚:多
C.不无人而不芳:因为
D.王逵深治之:想
3.下列对三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脱的胸襟。
B.周敦颐通过【甲】文建立起了莲与君子之间的牢固类比关系,黄庭坚则通过【乙】文建立起兰与君子之间的牢固类比关系。
C.【甲】文的莲花和【乙】文的兰花生活环境虽有区别,但都有高洁、纯朴的品质。
D.【丙】文部使者赵抃听信谮言,对周敦颐的态度很严厉,一直都很不友善,也没有发生改变。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
2023-09-27更新 | 4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李盛仙《夏日赏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清涟而不妖(            )     
(2)荷花雨所洗(              )
(3)亭亭净植(            )     
(4)余以为妙(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4.【甲】【乙】两文的作者都对荷花进行了赞美,但赞美的角度不同。【甲】文赞莲是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赞荷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9-10更新 | 12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乙】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从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①楚之逐臣:指屈原。②薄从:贫瘠的丛林。③不见:不被人知道。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香远   自以为大有所B.兰似乎君子   缀行
C.不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   君久不至D.平与萧艾不殊   常一人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4.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文的莲花和乙文的兰花生活环境虽有区别,但都有高洁、纯朴的品质。
B.甲、乙两文都表明了要退隐山林、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才华的人生态度。
C.乙文赞美了兰花的清香宜人。
D.甲文揭示了作者所部视的那些追功名、逐富贵的社会现象。
2023-06-09更新 | 1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