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欧阳修(1007-1072)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3 题号:1228790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指欧阳修的母亲③荻:指芦苇一类的植物。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公亦以此自            矜:满足B.但微            颔:点头
C.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就:到,去D.始尹洙游          从:跟从
2.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微颔之            当涉猎 《孙权劝学》
B.以我酌油知        其反激力 《河中石兽》
C.尝射家圃          果得数里外 《河中石兽》
D.家无书读          濯清涟不妖《爱莲说》
3.下列各项句式与例句相同的是(     
例句:睨之,久而不去
A.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河中石兽》
B.何陋之有?               《陋室铭》
C.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爱莲说》
D.蒙辞以军中多务            《孙权劝学》
4.翻译下面句子
(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2)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卖油翁

宋·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一处)
(1)吾 射 不 亦 精 乎       
(2) 以 钱 覆 其 口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陈康肃公(             )
(2)但手熟(              )
(3)尔敢轻吾射(             )
(4)康肃笑而(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4.“汝”与“尔”都是“你”的意思,为什么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使用了不同的称谓?请联系前后文的内容以及画线句的语气具体分析。
5.同学们读了下面的两则材料,有人认为《卖油翁》确有其事,有人则认为是虚构的。你同意谁的观点?请结合课文及链接材料阐述理由。
材料一:

《归田录》者,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夫士大夫笑谈之余而可录者,录之以备闲居之览也。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自序》)


材料二:

然豪侈不循法度,敞武库,建视草堂,开三门,筑甬道,出入列禁兵自卫。用刑惨急,数有杖死者。尝以气凌转运使乐黄目,目不能堪,求解去,遂徙尧咨知河南府。

(选自《宋史·陈尧咨传》)


【注释】①转运使:专管交通运输的官职。②乐黄目:人名,皇帝曾派他督查陈尧咨。③解:解职。④徙:贬官。
2023-10-01更新 | 8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牡丹之名

欧阳修

牡丹之名,或以氏,或以州,或以地,或以色,或旌其所异者而志之。姚黄、左花、魏花,以姓著;青州、丹州、延州红,以州著;细叶、粗叶、寿安、潜溪绯,以地著;一擫红、鹤翎红、珠砂红、玉板白、多叶紫、甘草黄,以色著;献来红、添色红、九蕊真珠、鹿胎花、倒晕檀心、莲花萼、一百五、叶底紫,皆志其异者。

牡丹初不载文字,唯以药载《本草》。然于花中不为高第,大抵丹、延以西及褒斜道中尤多,与荆棘无异。土人皆取以为薪。自唐则天已后洛阳牡丹始盛然未闻有以名著者。

(节选自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注释】①高第,这里指地位高。
1.请用“/”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限断二处)。
自 唐 则 天 已 后 洛 阳 牡 丹 始 盛 然 未 闻 有 以 名 著 者。
2.选文第1段主要运用___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介绍了牡丹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为什么要交代当地人“皆取以为薪”?
2022-02-19更新 | 10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使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断二处。
生 不 识 水 则 虽 壮 见 舟 而 畏 之
2.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
(1)卖油翁担而立                                       (2)康肃笑而               
(3)夫没者苟然哉                                       (4)见舟而                  
3.翻译下面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3)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4.从(甲)(乙)两文中,你分别获得了什么启示?
2020-04-28更新 | 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