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欧阳修(1007-1072)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难度:0.85 引用次数:368 题号:15127167
阅读《醉翁亭记》完成下面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获,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然(茂盛)   于泉上(居高面下)   醉(就)
B.林(弥漫的云气)   佳木(茂盛、繁茂)   醉翁之(情趣)
C.明(暗)   岩穴(昏暗)   之酒(寄托)。
D.者(失败)   伛偻(腰背弯曲)   苍颜白发(苍老的容颜)
2.下列对《醉翁亭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写与众人游宴之乐。
B.短文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地显示了太守治滁的政绩。
C.“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以酒浇愁的样子。
D.“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均指老人和小孩。
3.与“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中“翼然”用法不一样的是(     
A.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吾三省吾身D.伛偻提携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之。

——(《卖油翁》)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之。
(2)康肃笑而之。
2.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结合文中语句简要分析陈尧咨的性格特点。
4.卖油翁到底知道什么道理?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023-07-05更新 | 2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2】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资料链接】

以下两则材料,与古邕州的两篇亭记有关。

材料一:台石使君属邕守,捐赢金买其地,为辟荒径,植卉竹,结亭其间,……其在衢巷之亭岿然,爽垲名之曰心远,盖取陶渊明人境结庐心远地偏之语,岁甲子竣工,属余为记。(节选自《南宁府部艺文·心远亭记》 )

材料二:有遗予孤鹤者,养成驯扰,从人遂以名亭,良辰胜日,著屐曳杖,逍遥亭中。惟见孤鹤飞鸣舞啄,若解人意,抚而乐之,至忘昕夕,故虽吏事旁,午胸臆无奇然。草亭阒寂,素影蹁跹,月夜则积水,空明鹤声朗呖,无异山林间清致,岂非达人澄怀观道之一助乎。 (节选自《南宁府部艺文·孤鹤亭记》 )

1.运用所提示的方法,解决本文及“资料链接”中的文言疑难字词。   
方法词语示例加点字意义
字源法行者于树(1)
迁移法吏旁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
查字典为记(1)shǔ:①类别。②隶属。③是。
(2)zhǔ:①连缀;连续②(意念)集中在一点。③同“嘱”,嘱咐
(3)
2.下面对本文理解分析有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惜墨如金,首句“环滁皆山也”就写尽了滁州环山的特点,举重若轻,令人叹服。
B.选文用对偶句写景,用散句收束,做到了在整齐中寻求变化,抑扬顿挫,音韵谐美。
C.在太守看来,滁人的自在出游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更多了一些自信和得意。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核心句,表明“乐”是表象,“醉”是根本。
3.把本文和“材料二”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2)惟见孤鹤飞鸣舞啄,若解人意。
4.古人在写作上时常互有借鉴,借句取意或反意,比如,“徙倚欲何依”就借用了曹操《短歌行》里的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上面所链接的两则材料中也有此类用法,请找出一处, 并写出它借用了哪首 (篇) 诗文的什么句子。
2022-11-18更新 | 6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面文章选段,按要求完成各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丙)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予尝古仁人之心   求:探求B.斯人,吾谁与归     微:如果没有
C.禽鸟知山林之     乐:以……快乐D.是金陵人,        客:客居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A.不物喜,不以己悲                    醒能述文者,太守也
B.先天下忧而忧                           甚矣,汝不惠
C.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起坐喧哗者
D.醉能同                                 如土石何
3.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所选三文从内容上看,句子的表达颇有深意:甲文“微斯人,吾谁与归”暗含滕子京,作者以此规劝勉励好友:乙文“太守谓谁”的问答,解开全篇悬念,余音绵绵,丙文“问其姓氏”而不言姓氏,暗含故国之思。
B.所选三文从情感上看是有区别的:甲文是规劝老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以自己忧乐情怀与之共勉;乙文通过“乐”字写出了作者在贬谪遭遇下的乐观旷达之情;丙文则是在错落互见的手法中表达了自己的故国之思。
C.所选三文都有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甲文是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乙文则是“醉能同其乐”将“醉”和“乐”统一起来;丙文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包含了作者对“痴”的赞赏。
D.所选三文从表达方式上看,甲文以议论、抒情为主;乙文在叙事中融入议论和抒情;丙文在叙事中穿插了人物描写。
4.把卷Ⅰ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022-08-25更新 | 1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