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7 题号:18818385

[甲]

池州翠微亭

[宋]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注释]①征衣:     (A.旅人之衣   B.军服)

[乙]

岳飞传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为农。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

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饰名姝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

飞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建炎三年(1129),寇贼王善、曹成、孔彦舟等人集众五万人,进攻南薰门飞所部仅八百,众惧不敌。飞曰:“吾为诸君破之。”左挟弓,右运矛,横冲其阵,贼乱,大败之。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有删改)


[注释]①素:向来。②饰:装扮③名姝:著名的美女。④遗(wèi):赠送。⑤宵旰:指皇上昼夜烦恼。⑥师:军队。⑦课:督促他人完成指定工作。⑧云:岳云(岳飞的儿子)。⑨踬:跌倒。
1.根据[乙]文,为[甲]诗“征衣”一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A.旅人之衣B.军服
2.结合[甲]诗内容,以诗人的口吻述说“催”字暗藏的情思。
马儿“催”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提示,借助方法,完成填空。

方法

文言字词

提示

释义

课内迁移以少击众陈康肃公善射(《卖油翁》)(1)
有所举孤岂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2)
查阅字典子云习注坡①吃,品尝;②经历,遇到;③曾经(《古汉语常用字字典》)(3)(填序号)
成语联想敬服求精、多多(4)

4.讲故事时要注意语气、表情、动作等。参照示例,为[乙]文画线句设计讲演方案。
示例:比如讲到这句“飞曰:‘吾为诸君破之。’”时,面对敌强我弱的局面,部下感到害怕,岳飞却挺身而出,击破敌军。讲演的时候语气要坚定有力,突出岳飞英勇无畏、身先士卒的将军形象。
5.小语想将[乙]文与《木兰诗》共同选入主题为“忠孝国家情”的演说故事中,你支持吗?结合[乙]文与《木兰诗》,阐述理由。
【知识点】 人物传记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

【乙】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选自《后汉书·黄琬传》)


【注释】①黄琬:东汉末大臣。②魏郡:古郡名。③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④食:同“蚀”,侵蚀。⑤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⑥诏:皇帝的命令。⑦初:一开始,刚刚。
1.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划两处。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俄而雪__________             (2)未若柳絮风起__________
(3)魏郡太守__________          (4)京师不见而琼以状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4.说说谢道韫和黄琬两个孩子有什么共同之处?
2021-10-14更新 | 16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释】①任:推荐。②手版:笏(hà)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③仕:指做官。

(节选自《宋史·周软颐传》)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不不枝 _____
亭亭净植 _____
③有狱久不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徐杓酌油沥之
B.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何陋
C.吾不也/孤岂欲卿治经博士邪
D.委手版归/蒙始就学
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4.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5.乙文叙述了周敦颐哪两件事?请结合这两件事说说周敦颐是个什么样的人。
2024-01-20更新 | 24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节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以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崖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千秋祭》)


【注】①弘范:元军元帅。②捍(hàn):保卫。③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④捄:同“救”。
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鱼而取熊掌者也          其人然大喜(《杞人忧天》)
B.非独贤者有心也          问今何世(《桃花源记》)
C.使为招张世杰             乃丹帛曰(《陈涉世家》)
D.天祥泫然出                 临表零(《出师表》)
2.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所欲有甚生者
A.战长勺                    (《曹刿论战》)
B.舜发畎亩之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皆以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D.箕畚运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3.下列对【甲】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C.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D.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孟子从“鱼”和“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和“义”的选择,通俗易懂。
B.【乙】文中弘范劝文天祥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没有答应,还写下了诗句表明心迹。
C.【甲】文运用对比论证证明观点,说理深刻;【乙】文以对话表现人物,生动传神。
D.【乙】文中文天祥“以死明志”可为证明【甲】文“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提供道理论据。
2023-03-11更新 | 1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