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85 引用次数:118 题号:19375916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田表圣奏议叙   苏轼

古之君子,必忧治世而危明主。明主有绝人之资,而治世无可畏之防。夫有绝人之资必轻其臣无可畏之防必易其民。此君子之所甚惧也。方汉文时,刑措不用,兵革不试,而贾谊之言曰:天下有可长太息者,有可流涕者,有可痛哭者。后世不以是少汉文,亦不以是甚贾谊。由此观之,君子之遇,治世而事明主,法当如是也。

谊虽不遇,而其所言略已施行,不幸早世,功烈不著于时。然谊尝建言,使诸侯王子孙各以次受分地,文帝未及用,历孝景至武帝,而主父偃举行之,汉室以安。今公之言,十未用五六也,安知来世不有若偃者举而行之欤。愿广其书于世,必有与公合者,此亦忠臣孝子之志也。


【注释】①易其民:轻忽他的百姓。②汉文:指汉文帝。③少汉文:这里指对汉文帝有所指责。④孝景、武帝:指汉景帝、汉武帝。⑤主父偃:曾任中郎、中大夫。
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古之君子,必忧治世而危明主。
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夫 有 绝 人 之 资 必 轻 其 臣 无 可 畏 之   防 必 易 其 民
3.田表圣,即田锡,北宋前期名臣,在政治上以敢言直谏著称。苏轼对其评价颇高,于是将其奏议集刊行于世。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分析苏轼刊发田锡奏议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桃花源记》陶渊明)

【乙】

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

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蜀青城山老人村,有五世孙者。道极险远,生不识盐醯,而溪中多枸杞,根如龙蛇,饮其水,故寿。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而寿益衰,桃源盖此比也欤。使武陵太守得至焉,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常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

(《和桃源诗序》苏轼有删改)


【注】①盐醯(xī):食盐和醋。②枸杞(gǒu qǐ):药食两用食物,清肝明目,有益健康。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渔人甚______
②便还家______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
④常意天地间此者甚众______
⑤渐能五味______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
3.【甲】【乙】两文都交代了桃源“与世隔绝”的情况,请分别找出相应的句子。
4.请从【乙】文中找出与【甲】文“不足为外人道也”相呼应的一句话,并说说都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023-05-30更新 | 14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东坡先生与黄门公南迁,相遇于梧、藤间。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

——《东坡食汤饼》


【注释】①黄门公:苏辙。下文中“九三郎”是苏轼对苏辙的称呼。②南迁:贬谪到南方。③梧、藤:梧州、藤州。④鬻(yù):卖。⑤汤饼:面条。⑥箸:筷子。
1.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     
A.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B.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C.竹柏影也(可能是)
D.秦少游之(听说)
2.将选文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3.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
道 旁 有 鬻 汤 饼 者 共 买 食 之 恶 不 可 食。
4.甲文中“欣然”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乙文中“大笑”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品质?
2023-12-07更新 | 6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3】贬谪,是中国古代―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诸多的迁客骚人,成就了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化。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读准字音,是阅读古诗文的第一步。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1)不知天上宫(     )(2)云归而岩穴(     )
2.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至于者歌于途       荆请罪B.树林阴       浮云
C.非丝非       之音D.太守       莫知所
3.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1)苍颜白发,颓然乎期间者,太守醉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太守喝醉了。
(2)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翻译: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篇选文均是贬谪之作,但作者所处之地不同,心境亦不同。请结合选文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选文《水调歌头》《醉翁亭记》
关键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思想感情流露出作者与民同乐、寄情山水排遣抑郁的旷达情怀

2022-12-05更新 | 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