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苏轼(1037-1101)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92 题号:20532093

记游定惠院

苏 轼

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师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项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

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鬻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瓜李,遂夤缘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

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道过何氏小圃,乞其藂橘,移种雪堂之西。坐客徐君得之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


【注释】①定惠院:在黄州东南。苏轼初到黄州时曾寓居定惠院,作此文时已移居雪堂。②参寥师:僧人道潜,苏轼友人。③崔成老:崔闲,精古琴,苏轼友人。④鬻(yù):卖,这里作“买”讲。⑤瀹(yuè):浸渍。⑥夤(yín)缘:循沿。⑦藂(cóng)橘:一丛橘树。藂,同“丛”。⑧徐君得之:徐大正,字得之,苏轼友人。⑨拊掌:鼓掌
1.选出加点字意义有误的一项(     
A.每盛开            岁:年
B.则园已          易:交换
C.往于尚氏之第   憩:休息
D.晚乃出城东       步:慢步走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枣汤代          春冬
B.此木不人所喜        念无与乐者
C.往憩尚氏之第        相与步中庭
D.时何氏作堂竹间       时年七岁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记游小品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记录了他游定惠院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B.开头即写海棠每岁盛开,必去观赏,可见作者对这株海棠喜爱之深。
C.虽然“园已易主”,但因苏轼之故,主人对定惠院东小山上的海棠、枳木仍加意保存、爱护。
D.本文是作者应徐得之之请而作,以作为日后回忆时的消遣话题。
4.把Ⅰ卷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项颈。
(2)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

游沙湖

苏轼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口螺蛳店。予将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时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闻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是日,剧饮而归。


注释:①王逸少:即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②唱黄鸡:黄鸡每晨能报晓,故用以喻指时光流逝,更催人老。
1.下列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
B.相步于中庭        之同游清泉寺
C.安时聋          乘奔御风
D.任意东西          溪水西流。
2.用“/”给文章划线句断句(断2处)
以纸画宇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3.翻译句子。
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
4.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中发现,本文写于________(季节)。
5.从表达方式赏析文末《洗溪沙》一词的精妙之处,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6.《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有“闲人”的自称,本文中有“异人”的戏言,两者的含义应如何理解?
2020-12-30更新 | 12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①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跌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②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选自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改动)


【注释】①虎丘:苏州名胜。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③钓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月色入户,然起行
竹柏影也
终不若山空人静       
④与无际访仲和于此
(2)用“/”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两个句子。
(4)仔细阅读【甲】【乙】两文,说说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而李流芳三次夜游虎丘中,哪一次感受最好?好在哪里?请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
2023-12-04更新 | 3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文言语段,完成各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五色(       )       (2)晓雾(       )
(3)月色入(       )       (4)少闲人(       )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对选文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答谢中书书》凝聚了作者游赏江南山林的情韵,首先表现为作者山水意识的强烈和深湛。
B.从结构上看,《答谢中书书》通过两个不同时空层次的描写,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写出了山的性灵之美。
C.《记承天寺夜游》寥寥数笔,摄取了一个生活片段。叙事简洁,写景如绘;而抒情寓于叙事、写景之中。
D.《记承天寺夜游》点染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这空灵的境界也映射出作者内心对于现实的畏惧和逃避。
4.结合链接材料和选文[乙],谈谈你对苏翁“闲人”的理解。
【链接材料】

行香子·清夜无尘   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2022-01-26更新 | 2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