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范仲淹(989-1052)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45 题号:2082158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予观夫巴陵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感极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如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以悲,泫然不能自也。

(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注释】①愀:容色变得忧惧。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予观夫巴陵   胜:                  (2)朝夕阴             晖:
(3)客骚人    迁:                  (4)泫然不能自也 已: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前人述备矣                           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
B.感极悲者矣                           禽鸟知山林之乐,不知人之乐
C.而长烟一空                           异二者之为
D.满目萧                                 以悲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2)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
4.【甲】【乙】两文写的都是游览者在岳阳楼的所见所感。【甲】文中,______________等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苦之情。【乙】文中,清风、湖水、小船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愉悦之情,浓云、狂风、巨浪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__________之情。
5.【甲】文中的“迁客骚人”和【乙】文作者袁中道都没有达到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为什么?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延州诸砦多失守,仲淹自请行,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先是,诏分边兵:总管领万人,钤辖领五千人,都监领三千人。寇至御之,则官卑者先出。仲淹曰: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于是大阅州兵,得万八千人,分为六,各将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贼众寡,使更出御贼。时塞门、承平诸砦既废,用种世衡策,城青涧以据贼冲,大兴营田且听民得互市以通无。管里是听恐得愿市以语有悉。又以民远输劳苦,请建鄜城为军,以河中、同、华中下户税租就输之。

(节选自《宋史·列传·卷七十三》)


【注】①砦(zhài):同“寨”。②钤(qián)辖:宋代军职名。③种世衡:北宋将领,种家军开山人。④贼冲:敌军进犯的要道。⑤鄜(fū)城:鄜城县,今陕西洛川境内。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予求古仁人之心             尝:
(2)时塞门、承平诸砦既             废: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将不择人,以官为先后,取败之道也。
3.【乙】文所述事件能否作为【甲】文范仲淹政治理想的实践?请说明理由。
2023-01-11更新 | 10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 ,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注】①会计:是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②蓬户瓮牖:蓬户,用蓬草编门;瓮牖,用破瓮做窗。③乌:哪里。

【丙】

范文正公守邠(bīn)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shāng),见縗绖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fèng)敛棺椁皆所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摘自《范仲淹罢宴》


【注】①属:部属。②缭经(cuī dié):丧服。③亟(jí):急迫地。④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⑤棺椁:下葬的物品。⑥怃然:失意的样子。⑦彻:通“撤”。⑧赒(zhōu):救济。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政通人和,百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斯人,吾谁与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会计之余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穷耳目之胜以自也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2)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
3.从【丙】文中摘录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有关词句。
4.下列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作者开篇即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肯定了好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期间的政绩。
B.乙文以“江”字先行,运用铺陈的手法,描绘出一个阔大雄伟的背景,使得小巧玲珑的亭台与之形成鲜明的对照。
C.甲乙两文都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融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于一体,都体现出了旷达的人生态度。
D.乙文把张梦得与骚人思士面对同样景色的态度作了对比,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快乐与甲文中的“乐”内是一致的。
2020-12-20更新 | 14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范仲淹,字希文,少孤甚贫。日食齑粥一角,勤苦读书,便以天下为己任。每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尝谒相士问云:“能作宰相否?”相士云:“不也。”再问:“能作名医否?”相士讶之曰:“何前问之高,而今问之卑也?”曰:“惟宰相、名医,可以救人。”相士赞曰君仁心如此真宰相也。

(《宋史·范仲淹传》)


注:①齑jī:韭菜的细末。②谒:拜见。③相士:算命的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潇湘   极:到达B.春和   景:景色
C.食齑粥一角   日:每天D.谒相士   尝:曾经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相士讶之曰
A.属予作文以记之B.已而之细柳营
C.前人之述备矣D.女子之嫁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表达了作者对滕子京虽遭贬谪却做出了显著政绩的充分肯定。
B.“衔远山, 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寥寥几笔就描绘出洞庭湖壮阔缥缈的景象。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表明古仁人已无悲喜之情,心中唯有天下。
D.文中第⑤段抒情和议论交融,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4.把Ⅰ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何前问之高,而今问之卑也?
5.《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范仲淹远大的政治抱负,而乙文通过哪两件事体现范仲淹的这一政治抱负?请简要概括。
2022-01-23更新 | 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