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学文化常识 > 文学常识综合
题型:选择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65 题号:22925727
在“积累与梳理”环节,小智同学展示了阅读《经典常谈》的读书笔记,根据你阅读后的理解,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战国末期,由于文字统一的需要,进而出现了仓颉造字的传说。始皇时,文字统一为小篆;晋至唐朝,又称为“隶书”;晋代正书简化形成“行书”。
B.《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孟子》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
C.春秋时通行赋诗;孔子时代,用《诗》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
D.《史记》体例有五: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是编年的;十表,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八书,类记各方面人物;三十世家,记侯国世代存亡;七十列传,记典章制度的沿革。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1】晓语为方便复习,对部分九年级所学文学、文化常识进行了梳理。请你浏览她所整理的资料,帮她找出不恰当的一项(     
A.《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罗贯中。
B.很多成语来源于古诗文,比如“舍生取义”出自《鱼我所欲也》,“援疑质理”出自《送东阳马生序》。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阐述观点等,如《醉翁亭记》。
D.古人运用天干地支计时,申时大约是下午三时到四时。
2023-09-28更新 | 40次组卷
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2】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等。我们学的《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
C.《与朱元思书》“书”即书信。“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汉阳”指的是汉水的北面。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有八句,每句有五个字或七个字,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
2022-11-18更新 | 109次组卷
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愚公移山》《两小儿辩日》与《杞人忧天》均出自《列子》,《列子》为道家学派的著作,开创了融寓言与哲理为一体的散文文风。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这是一部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它与《大学》《礼记》《论语》合称为“四书”。
C.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帝王登基或遇大事时可以更改年号,《记承天寺夜游》中“元丰六年”中的“元丰”就是年号。
D.都护,汉代始置,唐代为防卫边境与统治周边少数民族而设置大都护府,其长官称大都护,《使至塞上》中的“都护”即指前线的统帅。
2023-02-05更新 | 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