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欧阳修(1007-1072)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0 题号:930611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陈康肃公善                    不亦精乎
B.以我酌油知                    康肃笑而遣
C.公亦以此                    钱孔入,而钱不湿
D.微颔之                           手熟尔
2.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有卖油翁担而立(放下)
B.我酌油知之(以为)
C.以钱其口 (盖)
D.康肃笑而之(打发)
3.选出对《卖油翁》一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借卖油翁对陈康肃说的“无他,但手熟尔”,以及卖油翁对自己的评价“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B.从陈康肃对卖油翁的态度由开始的“忿然”,到最后的“笑而遣之”,体现了他具有严于律己、和蔼可亲的性格特征。
C.文章在写法上详略得当,略写了陈康肃的射箭技艺,而对卖油翁的精湛技艺则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
D.“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寥寥数语,便将卖油翁当时的表情和心理活动生动地表现出来。
4.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2)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卖油翁》,回答后面小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之。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       )
(       )
忿然(       )
(       )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2)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3.文中为什么要详写卖油翁“酌油”的过程?
2023-02-11更新 | 4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峰路转                                 回:曲折,回环
B.有亭翼然于泉上者                 临:居高面下
C.醉翁之不在酒                       意:意趣,情趣
D.佳木而繁阴                           秀:秀丽,秀美
2.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之者谁?
B.杂然而陈者
C.宴之乐
D.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写醉翁亭之所在,并引出人和事,最终引出“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一全文的核心命意。
B.第②段写山中朝暮的阴晴变化、四时景物的迥然不同,语言高度凝练,简明扼要,言简意赅。
C.第③段由人事转移到景物上,其中写滁人之游描绘出太平祥和的图景,侧面烘托太守治理有方、政治清明。
D.第④段在叙事中,融入抒情和议论,以“禽鸟之乐”“山林之乐”“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表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2023-05-26更新 | 42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两则古文,完成各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郭熙《林泉高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有亭然临于泉上者
2.选出下列句子中古汉语句式不同的一项(     
A.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D.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
4.上面两段文字都写了山水之美,请你写出两个同时含有“山”和“水”的成语。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5.【乙】文的作者郭熙是宋代著名画家。假如他去游览琅琊山,他会喜欢这座山吗?为什么?
2022-08-02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