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宋 > 欧阳修(1007-1072)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33 题号:971795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祖时,郭进为西山巡检,有告其阴通河东刘继元,将有异志者。太祖大怒,以其诬害忠臣,命缚其人进,使自处置。进得而不杀,谓曰:“尔能为我取继元一城一寨,不止赎尔死,当请赏尔一官。”岁馀,其人其一城来降。进具其事送之于朝,请赏以官。太祖曰:“尔诬害我忠良,此才可赎死尔,赏不可得也!”命以其人还进。进复请曰:“使臣失信,则不能用人矣。”太祖于是赏以一官,君臣之间盖如此。

(欧阳修《用臣不疑》)


【注释】①郭进:深州博野(今河北博野)人。年轻时家境贫寒,有臂力,喜欢结交豪杰。宋太祖建隆初,充任山西巡检。后多次随太祖征战,很得信任。②阴:暗中,私下。③刘继元:本姓何,其母是北汉建立者刘崇的女儿。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诬害/忠臣B.其人/诱其一城来降
C.此/才可赎死尔D.君臣之间/盖如此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予(        )   (2)诱(          )     (3)使(         )
3.翻译下列句子。
(1)岁馀,其人诱其一城来降。
(2)尔诬害我忠良,此才可赎死尔,赏不可得也。
4.郭进最后“请赏以官”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甲】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业不知书,忠烈勇武,有智谋。练习攻战,与士卒同甘苦。代北苦寒,人多服毡罽,业但挟纩,露坐治军事,傍不设火,侍者殆僵仆,而业怡然无寒色。为政简易,御下有恩,故士卒乐为之用。朔州之败,麾下尚百余人,业谓曰:“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还,报天子。”众皆感泣不肯去。 


【注释】①业:即杨业,又名杨继业,山西太原人,宋代著名将领。②代:地名,治所在今山西代县。③毡罽(jì):毛织品。④纩(kuàng):丝棉絮。⑤傍:同“旁”。⑥殆僵仆:几乎倒下。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饮少(                )          (2)得之心而之酒也(                )
(3)可   (                )          (4)众皆感不肯去   (                )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太守谁                    
B.游人去禽鸟乐也   业怡然无寒色
C.人知从太守游而      故士卒为之用
D.游人而禽鸟乐也      众皆感泣不肯
3.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段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
4.说说【甲】文中的“醉翁之意”有哪些含义。
5.从【乙】文记载的“朔州之败”事件中,可以看出杨业这个形象有哪两个特点?
2019-11-21更新 | 9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搂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喜洋洋者矣。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也。

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1.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而或长烟一       空:空中
B.野芳而幽香       发:开放
C.而乐亦无       穷:穷尽
D.于时冰皮始       解:融化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喜洋洋者矣          真无马耶
B.朝                    面山
C.若脱笼             何陋
D.山峦晴雪所洗       不足外人道也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A.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归来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由昏暗变得明亮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
B.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花朵开放了,烟云聚拢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由昏暗变得明亮的景象,就是山间的甲晨和晚上。
C.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问的花朵开放了,烟云归来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
D.像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和洞穴就显得昏暗,(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缘,就是山间的早晨和晚上。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三段短文都围绕春天而写。甲文描绘生机盎然的湖上春色,乙文描绘山水相映的山间春景,丙文描绘万物复苏的田野春光。
B.三段短文都通过人的活动表现景色之美。甲文的渔歌互答,乙文的朝往暮归,丙文的如鹄出笼,都侧面写出景色的美好。
C.三段短文都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愉悦。甲文抒发心旷神怡的喜悦,乙文表现乐意无穷的欢愉,丙文则有自由舒畅的兴奋。
D.三段短文都用词精妙。甲文用“浮”“跃”,写出月下湖面的动态;乙文用“开”“暝”,写出早晚景象的变化;丙文用“微”“始”等,写出大地初醒的状态。
2020-10-23更新 | 105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

(乙)业不知书,忠烈勇武,有智谋。练习攻战,与士卒同甘苦。代北苦寒,人多服毡罽,业但挟纩,露坐治军事,傍不设火,侍者殆僵仆,而业怡然无寒色。为政简易,御下有恩,故士卒乐为之用。朔州之败,麾下尚百余人,业谓曰:“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还,报天子。”众皆感泣不肯去。


【注释】①业:即杨业,又名杨继业,山西太原人,宋代著名将领。②代:地名,治所在今山西代县。③毡罽(jì):毛织品。④纩(kuàng):丝棉絮。⑤傍:同“旁”。⑥殆僵仆:几乎倒下。                                                                           (《杨业传》)
1.解释加点的词
①醉翁之   ②望之蔚然 ③人多毡罽 ④众皆感泣不肯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
3.说说甲文中的“醉翁之意”有什么含义?
4.从乙文记载的“朔州之败”事件中,可看出杨业这个形象有哪两个特点?
2016-11-18更新 | 3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